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地方最高长官为诸侯;东汉时期,刺史逐渐取得地方军政大权;唐朝时期,地方最高长官为节度使。从西周到唐朝,地方最高长官实质上(   
A.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B.带有明显的武人倾向
C.是时代下的无奈产物D.带有权宜之计的色彩
2 . 下图反映的是唐朝人口统计的基本情况(单位:万人)。据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唐朝(     
A.中后期人口增长率较高B.人口的增减与社会环境相关
C.安史之乱后经济濒临崩溃D.皇位争夺抑制了人口增长
3 . 下表是不同时期学者对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评论,据此可知
不同时期学者对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评论
评论者评论内容(节选)
颜真卿(唐代大臣)天宝以后。李林甫威权日盛……上意不下宣,下意不上达,所以渐致潼关之祸。皆权臣误主也。(《全唐文》)
司马光(宋代史家)李林甫为杜边帅为相之路,乃奏言:“文臣为将,怯当失石,不若用寒唆(农耕者)胡人……”上悦其言,始用安禄山。.卒使禄山领覆天下,皆出于林甫专宠固位之谋也。(《资治通鉴)
赵翼(清代史家)及玄宗平内难,开元之始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虽安史之变不尽由于女宠,然色荒志息。惟耽乐之从—.酿成大祸而不知。(《廿二史劄记》)
王寿南(近代学者)安史之乱主要原因乃是府兵制的破坏与边兵力量的增强,亦即外重内轻之势愈来愈严重,给予手握重兵的边陲武将以侥幸夺取皇位的机会。(《隋唐史》)
A.安史之乱源于李林甫专宠误国B.唐玄宗耽于美色导致安史之乱爆发
C.安禄山手握重兵终致叛乱窃权D.政策缺陷与用人不当引发藩镇叛乱
4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五代十国,皆节镇之流裔而合兵者也。”其依据应是
A.五代政权除后唐外多定都于开封B.唐后期藩镇割据纷争愈演愈烈
C.唐末黄巢起义威胁统治者的利益D.五代十国政权的更迭过于频繁
5 . 天宝十四年(755年)二月,安禄山“使副将何千年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玄宗本着“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答应了安禄山的请求。这一事件
A.标志着藩镇割据的正式形成B.说明唐朝的民族矛盾尖锐
C.消除了各地藩镇谋反的心理D.加速了安禄山叛逆的进程
6 . 唐朝从贞观年间到长庆元年人口数量的变化基本情况如图:由此可知,下图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大量人口移民戍边
C.贞观之治人口繁盛D.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
20-21高二下·北京海淀·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下图为隋唐时期户数统计图。对各阶段户数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A.①—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B.②—唐玄宗统治时期经济持续发展
C.③—安䘵山和史思明起兵发动叛乱
D.④—黄巢起义军横扫了大半个中国
2021·湖南长沙·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开元时(公元713—741年)年铸钱百余万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减为三十二万七千缗。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26—827年)只铸十三万五千缗。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则不到十万缗。能够说明这一情况的是
A.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B.铜矿开采技术长期不能更新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削弱D.南方社会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2021-06-08更新 | 1890次组卷 | 22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9 .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遣重兵沿运河向东进攻河南,力图席卷江淮;睢阳太守许远与张巡率唐军扼运河要冲,死守睢阳十个月,被韩愈誉为“守一城,捍天下”。“睢阳之战”
A.加速了政治重心南移B.体现了江淮地位重要
C.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D.打击了藩镇割据势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