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汉代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共同负责。唐代的这一变化(     
A.扩大了统治基础B.提高了民主决策
C.滋生了官员腐败D.加强了君主专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的贵族政治是一种典范政治,保证其正常运作的第一推动力便是贵族的典范作用,但是自西周立国百年之后,贵族阶层变得贪图享乐,素质普遍下降,以致最终失去示范,自乱其制。因此,贵族政治日渐无法正常运转,并且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败。春秋时期,诸侯、大夫逐级僭越,卿族之间的相互斗争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个过程。面对强宗大族对君权构成的巨大威胁,君主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以打击贵族势力、维护君权,而社会也急需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体制,以适应已经变化的客观形势,这便是官僚政治。

——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原因。
(2)列举秦朝、唐代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并从政治角度简析官僚制度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