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分割宰相的权力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提高行政的效率
2023-08-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暑期返校)历史试题
2 . 唐朝初年,以三省长官分掌相权,六部尚书负责具体执行,唐玄宗后,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专职宰相,在其下设立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完全听命于宰相。这一变革的目的是
A.制衡日益膨胀的藩镇势力B.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
C.削弱门阀贵族的政治影响力D.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2020-05-10更新 | 821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政事堂”是唐初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合一办公场所,开始设在门下省,后来迁到中书省,唐玄宗时改称为“中书门下”。宋初,中书门下成为最高行政机构。有学者认为这一设置明显与“三省体制”的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是“政事堂”的设置
A.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B.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C.导致三省行政效率降低D.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
2019-03-01更新 | 38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9年山西省运城市永济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训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