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中关于人物衣着服饰特点的叙述,反映了魏晋文人(     
人物衣着服饰特点出处
画中几位文人的装束与神情桀骜不驯、藐视世俗。在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砖印壁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文中叙述刘伶裸体坐于室内饮酒,客人来了不为所动,辩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晋朝陆机《晋记》篇
画中魏晋文人服饰清净高雅、超凡脱俗。唐末画家孙位所作《高士图》
A.雅俗杂糅的审美取向B.对时代的回应
C.自由洒脱的生活习性D.对儒学的背离
2023-12-13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提分秘籍01 高考历史选择题热考题型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2 . 中国古代石窟寺盛行于5—8世纪的北魏至隋唐时期,寺院多依山崖开凿,窟前建浩木构或仿木构的建筑,窟内雕刻或泥塑造像(如下图敦煌莫高窟泥塑造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窟艺术。当时石窟寺盛行主要由于(     
A.雕塑技术的突破B.外来文化占主流
C.艺术审美力提高D.佛教兴盛和传播
2023-03-23更新 | 194次组卷 | 6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知识串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唐初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中,展现了“汉武帝部下击败匈奴后带回战利品“祭天金人'”和“汉宣帝不知金人名号故派张骞出使西域问佛”的场景。实际上,宣帝时张骞已经去世,佛教也尚未传入中原。据此可知,该壁画
A.内容源于艺术想象B.民族交融色彩浓厚
C.缺乏史学研究价值D.带有特定时代印记
2022-05-14更新 | 50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4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时期(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