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魏晋-隋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雕版印刷事业的发展】

材料一   雕版印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五代后期已经相当普及,主要表现为:民间刻书规模日益扩大、刻书门类广泛,但都是有关佛经、字书、历书之类社会杂书,而没有正统(官修)经典、正史书籍。那时国子监科考都是用的抄写本,将儒家经典雕刻在石头上,供人们阅读、传抄、拓印和校正。至后唐长兴三年二月,政府批准中书门下关于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的奏请。“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仔细看读,后各部随帙刻印,广颁天下,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雕版刻印儒家经典,也是政府对印刷术的第一次利用。

——摘编自王志国《五代国子监刻书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初兴于唐、五代的雕版印刷,终于在两宋之世大放异彩,迎来了中国雕版印刷业的黄金时期。宋代文豪苏轼曾云:“余尤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汉书》《史记》而不可得,皆手自书,日夜诵读,唯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转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宋代形成了政府出版、私家出版、书坊出版三大出版系统,共同构建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出版意识。宋代出版业既包括文本的出版,也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资源配置及生产技术等内容。如纸张、墨、书法、刻工、雕刻技术、印刷技术、作坊生产流程、书价、图书发行、版权保护、图书广告等。图书的普遍生产、流通与阅读成为整个社会一种共同的“文化存在”或“文化空间”。

——摘编自田建平《宋代书籍出版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五代雕版印书的新变化及其对图书事业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书籍出版的特点及原因。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抄书的高潮,还涌现了一批靠抄写养家甚至为官的抄书人,如阚泽、陶弘景、王僧孺、刘芳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官府对文化的控制B.书法艺术的繁荣
C.造纸术的不断推广D.儒学教育的发展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科技著作被称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广泛,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对于食用盐的处理。这部著作是(     
A.《千金方》B.《禹贡地域图》C.《唐本草》D.《齐民要术》
2023-11-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印章是用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写文字的方法。石刻是印章的扩大。秦国的十个石鼓是现存最早的石刻。公元4世纪左右的晋代,发明了墨拓法,即用事先浸湿了的坚韧薄纸铺在石碑上面,轻轻拍打,使纸透A石碑罅隙处。待纸干后,刷墨于纸上,再把纸揭下,就成为黑底白字的拓本。在这些条件下,雕版印刷术发明了。这反映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具有(     
A.渐进性B.开放性C.实用性D.经验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隋唐时期,天文历法教育被国家完全垄断,民间被禁止传授天文历法知识,违反者会被处以严厉的惩罚,对此,《旧唐书》解释道:“天文著象,职在于畴人;谶纬(预示吉凶的隐语)不经,蠹深于疑众。”政府禁止民间传习天象反映了唐代(     
A.忽视科技人才培养B.儒学政治地位受到冲击
C.注重维护政治稳定D.天文研究的实用性较弱
2023-11-03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张家界、长沙市、沅陵等地发现有大量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竹简或木简。郴州市苏仙桥古井还发现了600多枚桂阳郡的晋简。这些竹简或木简多是政府档案,但是在东晋以后遗址中几乎没有出现。相关原因解读合理的是(       
A.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唐中期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D.湖南民族交融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公元263年,魏灭蜀。司马昭命有司撰访吴地图,为灭吴做准备。针对汉代地图不设比例尺、方位不准的缺点,司空裴秀使用比例尺绘制《禹贡地域图》。据此可知(     
A.印刷技术落后制约了科技进步B.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
C.科技发展与国家需求相辅相成D.国家统一促进科技的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记载了当时中原汉人饮食中出现多种“胡物”,如胡饭、胡羹、羌煮等:西安出土的《戎进墓志》记述西域胡人戎氏家族习汉文、崇儒学,并将籍贯由“上源西域人”改为“恒州灵寿(今河北灵寿)人”。上述现象主要反映魏晋时期
A.南北方生活习惯趋于一致B.人口流动趋势明显
C.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D.民族交融内涵丰富
9 . 如图选自晋代嵇含著《南方草木状》一书,图中部分文字为:“交趾人以席蟲贮蚁鬻于市者……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蟲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这表明魏晋时
A.柑橘成为主要经济作物B.已经掌握生物防虫技术
C.病虫害开始大规模流行D.宠物消费成为生活时尚
2022-01-20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