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魏晋-隋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根据下面信息判断,该人物为(     
公元 541 年,出生后,身患疾病,散尽家财
公元 581 年,隐居太白山,采集草药,研读医书, 著成《千金方》 公元 659 年, 被召入帝都,主持编修《唐本草》
公元 682 年,与世长辞, 享年 142 岁
A.孙思邈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张家界、长沙市、沅陵等地发现有大量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竹简或木简。郴州市苏仙桥古井还发现了600多枚桂阳郡的晋简。这些竹简或木简多是政府档案,但是在东晋以后遗址中几乎没有出现。相关原因解读合理的是(       
A.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唐中期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D.湖南民族交融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公元263年,魏灭蜀。司马昭命有司撰访吴地图,为灭吴做准备。针对汉代地图不设比例尺、方位不准的缺点,司空裴秀使用比例尺绘制《禹贡地域图》。据此可知(     
A.印刷技术落后制约了科技进步B.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
C.科技发展与国家需求相辅相成D.国家统一促进科技的创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它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它的高度文明影响了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

材料二   一战中,中国仅仅是“象征性”参战,国际实力对比发生根本改变的是欧美,在这期间及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没有明显的变化。

材料三   二战中,中国全程参与,家牢地牵制住了日军的陆军主力,所以盟国空前重视中国,甚至不惜从喜马拉雅山脉开辟航空线的方法补给中国。二战后,中国也终于得以跻身世界五大国之一,完成了旧中国的涅盘,但所谓的大国地位仍然只是形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两例唐朝领先世界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中国国际地位没有明显变化”的典型表现。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比较唐朝和二战时中国地位的不同。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对中国大国地位的说法。
2023-02-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晋书》记载,当时某一著作提出的“制图六体”包含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等六条法则。这是古代最系统、最完整的地图学理论体系,在地图史上具有首创意义。该著作是(     
A.《禹贡地域图》B.《梦溪笔谈》
C.《徐霞客游记》D.《坤舆万国全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晋书·裴秀传》载:“(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藏于秘府。”据历史学者研究,这种地图只有文臣或者帝王贵族们才有机会阅览。这反映出当时
A.主流思想僵化阻碍科技进步B.科技应用服从国家意志
C.印刷技术落后影响文化传播D.等级制度固化社会阶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