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南宋宰相杜范在描述宋朝的政治制度时说:“凡废置予夺,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得以缴驳,台(御史)、谏(谏官)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由此可知他认为这一制度
A.确保了君主决策的正确性
B.起到了消除君主专制的作用
C.体现了君臣共治的理想
D.军国大事均由朝臣议定
2 .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以下对材料主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北宋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B.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
C.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
D.北宋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
3 . 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A.国家权力重心逐渐由内朝转向外朝B.军国大事决策权的民主化趋势加强
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有效制约皇权D.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C.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2019-04-05更新 | 169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3-2014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大臣文彦博概括当朝政治的特点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夫之也谈到“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无死刑)”。这说明宋代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B.实现了儒家君民共治的理想
C.君权弱化促使官僚政治成熟
D.治国方略的调整影响政治生态
2017-05-02更新 | 561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包头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高宗对大臣说,今后凡是“批降御笔处分”,虽然出自“朕意”,但必须“经由三省、枢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宋孝宗任命曾任王府教授的刘章到漳州做知州,因遭到谏议大夫王大宝的抵制而没有执行。这表明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权受到很多威胁
2016-12-12更新 | 268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史》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宋朝政治机构改革
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专制
C.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2017-02-28更新 | 282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说,宋朝哲宗皇帝曾听程颐讲道并赐茶。皇帝当时折断了一截柳枝。程颐遽起谏日:“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哲宗虽面露怒容,但只是“掷枝而走”。这表明
A.两人哲学立场不同
B.宋哲宗善于纳谏
C.程颐具有人文精神
D.当时政治环境宽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