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是
A.削弱王国势力
B.强化节度使权力
C.加强君主专制
D.废除丞相制度
2019-04-04更新 | 604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太祖建隆三年诏令:“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此项改革旨在
A.打击贵族特权利益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推进科举的制度化
D.防止选官结党营私
2019-03-26更新 | 417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如图为“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   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2020-04-23更新 | 1638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宋太祖遇某官出缺,叫宰相赵普拟名,因赵普所拟之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就把名纸撕了,掷在地。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糨糊黏贴了又送上。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暂无别人合适。太祖无奈,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此故事最能说明的本质是
A.宋太祖意气用事但不失为明君
B.皇权尚未完全高度集中
C.皇权与相权矛盾可以根本解决
D.赵普办事迂腐不知变通
2018-11-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5 . 2012年1月7日环球网发表《宋代积贫积弱仍是中国史上最辉煌时期》文章认为:“继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法宝就是所有事情都要预先做出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这里“法宝”是指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C.分化事权部门间相互牵制
D.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2019-03-27更新 | 138次组卷 | 5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
B.频换承相
C.废除宰相
D.分化事权
8 .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2019-01-30更新 | 4526次组卷 | 126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该言论反映出宋代(        
A.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
B.君主专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削弱
C.君主专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强化
D.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
2018-12-12更新 | 134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漕粮”是指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宋代把当时的漕粮支出分为三份,“两分在军旅,一分在冗粮”。这客观上反映出宋代
A.中央集权加强存在局限
B.中央政府统治积贫积弱
C.经济重心移至东南沿海
D.经济发展呈现失衡状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