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虽然宋太祖已开始任用文臣,但至开宝五年(972年),宋朝统治下的共235个州府、1334个县中,地方长官仍大都来自武将,“刺史皆以军功拜……以刺史任武夫”,甚至在武将与监军发生矛盾冲突时,宋太祖更相信武将。这表明,宋代初年(     
A.地方管理受历史因素影响B.武职官员占据绝对优势
C.崇文抑武的政策尚未确立D.地方监军很难发挥作用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宋部分诗文作品简表

人物籍贯名号作品
陆游越州
山阴人
放翁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五月一日作》)
人如虚市散,灯似晓星疏。(《抚州上元》)
欧阳修江南西路
吉州人
醉翁
六一居士
大雨虽霶霈,隔辙分晴阴……。宿麦已登实,新禾未抽秧。(《喜雨》)
苏轼眉州
眉山人
东坡居士杜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山村五绝》)
范仲淹苏州
吴县人
范仲淹居士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家有城南锦绣园,少年止以花为事。黄金用尽无他能,却作琼林苑中吏。(《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司马光陕州
夏县人
迂叟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涑水纪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历史人物的信息中提炼两宋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历史信息各一条,并分别简要说明。(要求:信息明确,说明简明扼要)
3 . 宋太祖说:“可以利百代者,惟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一遇凶岁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禁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这一举措的消极影响是(     
A.诱发了灾民起义B.助长了懒惰的世风C.加剧了藩镇割据D.削弱了禁军战斗力
2022-12-14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调研第二次测试历史试题
4 . 宋人叶适说:“昔之立国者,知威柄之不能独专也,故必有所分;控持之不可尽用也,故必纵。……然则尽收威柄,一总事权,视天下之大如一家之细,孰有如本朝之密者欤?”这里的“天下之大如一家”是指(     
A.病态化的强干弱支B.规范化的官僚政治
C.极端化的监察体制D.制度化的家国一体

5 . 北宋时期,不少官员秉持着“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的思想,以至于出现了“(君主)亲贤礼下,大臣有赐坐之仪、造膝之请。谏官有入阁议事,对仗读弹文之典”的“君臣共治”的局面。这反映出北宋(     

A.官僚政治开始走向成熟B.士大夫政治具有较大影响力
C.门阀等级观念相对淡薄D.崇文抑武政策导致君权式微
6 . 曾经作为地方军政最高长官的“节度使”,在北宋时期被广泛赐予朝廷重臣、致仕元老、为国捐躯的大将功臣及少数民族首领等,这些节度使职衔的授予,大多作为一种荣誉,以示表彰和激励。北宋政府的这一举措(     
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B.是“崇文抑武”政策的体现
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形成D.导致宋代“冗官”现象加剧
7 . 下表为宋与少数民族和议表。导致宋朝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和议名称两国关系岁币
宋辽澶渊之盟(1005年)宋称辽主为弟30万
宋夏庆历和议(1044年)夏受封为夏国主25.5万
宋金绍兴和议(1141年)宋向金称臣50万
宋金隆兴和议(1164年)宋称金主为叔40万
宋金嘉定和议(1208年)宋称金主为伯60万
A.放弃以战争手段解决边患B.改革失败导致的财政困难
C.贯彻强干弱枝的统治方针D.奉行守内虚外的治国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太宗在“二次北伐”时没有亲赴前线,对军前的情况并不了解,却不断降诏书,授方略,赐阵图,前线将军按照皇帝旨意去办。这可以折射出宋代(     
A.专制制度走向衰落B.“分化事权”维护统治
C.严厉防范武将专权D.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官僚权力运转平衡,制约成效凸显。这一机制交叉错置、彼此制约,构建起一个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制约系统,充分保证了政治权力的平稳运作。下图符合这一系统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钱穆指出:“宋代政制,虽存唐人三省体制,而实际绝不同。宋初宰相,与枢密对称‘两府’,而宰相遂不获预闻兵权。又财务归之三司,亦非宰相所得预。”据此可知,宋代(     
A.沿袭并完善唐三省六部制B.宰相成为有名无实的虚职
C.中枢各机构间的矛盾尖锐D.以分化事权之法加强皇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