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村民自治】

材料一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宋)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南宋)叶适《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说宋代“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宋代相比新中国实行村民自治的特点和意义。
2023-02-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军机处
D.枢密院
2018-11-12更新 | 245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部分市级示范高中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4 . 明代吴沈等人编的《皇明千家姓》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百家姓》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百家姓》编者所处的朝代应是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后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帝。例如宋代的地方行政中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材料旨在说明
A.宋朝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
B.宋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C.宋朝的“权力制衡”取得了一定效果
D.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
2018-11-12更新 | 24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麻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事务B.设“三衙”,收精兵
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       
A.监察体制的趋于成熟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
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8 . 中国古代,“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这一观点
A.认为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历史教训相符合
C.主张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
D.强调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A.人才选拔权由谁来掌握
B.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宰相权力的大小变化
2019-05-22更新 | 181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北大历史系教授邓小南认为:“南宋政府机构比北宋明显精简,表现之一就是‘兼职’的发展……北宋时‘众建诸司’被分散的地方行政权力,又通过‘兼职’逐渐合并”。材料反映出
A.宋代分化事权的思想不断发展
B.宋代机构精简导致中央集权弱化
C.宋代积贫积弱的问题得到解决
D.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兼职’的普遍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