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学者余英时指出:“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时代……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宋代为削弱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有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B.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C.增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D.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财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们常说,宋朝“积贫积弱”。其实,北宋的人力超过唐朝,物力和财力、政府财政收入更大大多于唐朝。但丰厚的财政收入难以负荷冗兵、冗官等支出,而横征暴敛又加重了民贫,这就是积贫。军事无非是客观的实力加之以主观的实力运用。宋朝的综合国力无疑强于辽朝、西夏、金朝等,但因各种因素,实力的运用水平却是劣等的,这就是积弱。宋朝消极接受中唐、五代的教训,着重于推行保守的文官政治,实行崇文抑武,其军制是以牺牲军事效能,以束缚武将才能,降低武将地位和素质为代价。宋朝继承自中唐以降丧失养马区的现实,缺乏马源,不重视骑兵的建设,而古代的骑兵犹如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坦克部队,主要以步兵对抗辽朝、西夏、金朝和蒙古的骑兵,就处于弱势。加之自北宋建立不久,就逐渐形成“守内虚外”、消极防御等军事传统,故其武力一直不振,整个时代的尚武精神沦落。逐步实行文臣统兵和宦官统兵,降至北宋末,举朝竟无折冲御侮之将。宋朝的治理有得分的方面,也有失分的方面。

——摘编自王曾瑜《正确评价宋朝的历史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朝治理“得”与“失”的认识。
2023-12-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他采取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设通判,监督知州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摘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介绍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18-10-18更新 | 197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邓广铭


如果穿越到宋朝,你可能会看到什么场景,试着编写一下(要求:符合历史常识,表达言之成理即可。)
2020-12-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2019-03-27更新 | 138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宋真宗皇帝亲笔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将诏书烧掉“并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这反映了
A.科举改革提升官员素质B.宰相专权妨碍中央集权
C.文官臃肿导致效率低下D.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
2020-08-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列属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①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②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④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 【唐宋变革】

材料一   论证中世结束于唐代,近世开端于宋代的“唐宋变革论”,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被欧美学者称为“内藤假说”。“唐宋变革”是指中唐至北宋的变革,并非仅指唐宋之际。其核心主张是,从唐到北宋是一个从贵族政治转向君主独裁体制的过程。所谓君主独裁,就是把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上,并通过与之配套的官僚体制来展现这种权力,在内藤看来,这种特殊形态的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

——据陆扬《唐宋变革论错在哪?》

材料二   唐宋变革的重要表现在于宋代政治文化风格的转变。具体表现为集文化政治精英身份于一身的士大夫的家国观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天下安危为己任”成为众多出身庶民的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句,历代传颂不衰。践行者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臣范仲淹,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死士文天祥。

——摘编自魏巍《朱熹·宗族·社会——宋代的士大夫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北宋到明清走向君主独裁体制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士人家国观念发生转变的原因。
2023-12-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北宋时期,分割宰相财权的是
A.参知政事
B.转运使
C.枢密使
D.三司使
2018-11-19更新 | 154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