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宋代在考卷管理上实行糊名、脊录制、糊名又称“弥封”或“封弥”,就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家世、籍贯等信息进行封贴处理,但是考官还可根据考生笔迹或考生在考卷上留下的暗号等方式了解到考生的相关信息。为此,宋代推出了誊录制度,即组建誊录院,由专人将考生的试卷重新抄成副本后交由考官阅卷。这此措施(     
A.确保了考试结果的公平B.有利于科举考试的规范化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防止了科举考试徇私舞弊
2024-02-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永葆生机和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五代以来,领节施为郡守者,大抵武夫悍卒,皆不知书,多擅权不法”的现象,宋廷开始剥夺藩镇的治民权。随着北宋统治的巩固,中央政府逐步废除节度使、刺史等唐五代时期军政合一,由武人担任长官,有利于潘镇割据的地方行政机构。到北宋仁宗时期,地方行政的管理从唐代的刺史制转变到宋代的知州制,由唐代的道制演变为宋代的路制。

——摘编自陈长征《唐宋地方政治体制转型研究》

材料二   清朝对“大一统”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对“内外一体”的阐释和深化,更体现在实践方面,具体表现为实现疆域统一、中华民族主体构建及其边疆治理向边疆内地化的探索。

首先,经过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四朝长达110多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清朝于乾隆二十年(1755)十月终于实现全国疆土的统一,形成了空前辽阔的疆域,这是清朝留给中国一项重要的历史遗产——领土遗产。

——摘编自陈跃《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发展演变》

材料三   “一国两制”构想坚持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既表达了坚定的原则性立场,又根据不同时期国际、国内以及港、澳、台具体形势的变化,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一国两制”决策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典范。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并为解决国际关系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和方法。

——摘编自陈欣新《“一国两制”决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廷防止“武夫悍卒”“擅权不法”的举措。结合所学,分析这些举措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在西藏地区“边疆治理内地化”的探索。分析清朝留下的“领土遗产”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原则性立场”,简述该构想提出的历史意义。
2024-02-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载,宋太祖在后花园挟弓弹雀,不满意臣僚奏事坏了他的兴致,遂以钺柄撞落大臣的两个牙齿,大臣将牙齿拾起并揣入怀中,宋太祖说:“汝将此齿去讼我也?”大臣回答说:“臣岂敢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于是宋太祖怒气全消,赏赐慰劳大臣一番让他离去了。这说明(     
A.宋太祖追求享乐、昏庸无道B.史官秉笔直书对皇权有所约束
C.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地位低下D.宋初君臣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4 . 宋朝实行进纳授官制度。“兼并之家出粟数千硕即补官”的现象在宋代很常见,用员外、承务、郎等官名称呼富户渐成时尚。这一现象的出现折射出,宋朝(     
A.选官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B.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
C.社会财政危机的弊端凸显D.社会阶层流动性下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州设置通判的员数,分情况制定:文臣为知州的州,一般设通判一员,不及万户的州不设通判;武臣知州的州,无论大小一律设置通判一员或者二员。宋代通判的设置(     
A.提高了各州行政效率B.意在提升地方上的军事实力
C.保障了国家决策正确D.凸显出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
6 .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自平湖南,诸州皆置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多与长吏忿争,常曰:‘我监州也,朝廷使我来监汝。’……须与长吏联署,文移方许行下。”这说明宋代(     
A.地方割据,相互争斗严重B.重文轻武,文官位高权重
C.强干弱枝,行政效率低下D.分权制衡,中央集权加强
2023-11-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仁宗朝宰相王曾笔录:“旧制,宰相早朝上殿,命坐,有军国大事则议之,常从容赐茶而退。……白是奏御浸多,或至旰昃,啜茶之礼寻废,固弗暇于坐论矣。于今遂为定式,自鲁公始也。”据材料推知,宋代(     
A.统治秩序稳定B.儒家伦理强化C.门第观念淡化D.皇权得到加强
2023-11-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中原王朝更迭频繁。这一现象(       
A.起源于晚唐的朋党之争B.加强了中原的军事实力
C.影响了宋初的政治格局D.推动了北宋政权的建立
2023-11-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了解宋代政治,下列哪一史料最合适(     
A.《梦溪笔谈》B.《宋史·职官志》C.《清明上河图》D.《马可·波罗行纪》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历史书中,宋朝可算是画上过浓重一笔的王朝。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者,对宋朝的评价大相径庭。朱熹认为“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今人陈寅恪先生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则认为“宋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强烈,成为历史上怯弱可耻的一个朝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更认可材料中的哪种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