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制度指政治而言,法术只是些事情或手段,不好说是政治。大抵制度是出之于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术则出之于私,因此没有一定恰好的节限……论汉代,西汉可说是制度,东汉则多半出于光武的私心。论唐代,确实可说在建立制度,而宋代则有许多只算是一种法术。清代政治在私心的作用下,制度的意义少,而法术的意义多。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所学知识选出材料一图中数字①②③中尚书省的相应数字,并说明三省的各自职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图中数字①②③所对应的机构名称,并说明北宋中央权力分配所体现的基本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代政治“法术的意义多”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3-12-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与枢密对掌大政。史料反映了宋朝中央官职设置的特点是(     
A.地方上文官制约武将B.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C.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D.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2023-12-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宋史》云:“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由此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       
A.无为而治B.设置南、北面官C.崇文抑武D.保持猛安谋克
2023-12-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宋仁宗时期,范仲淹、韩琦等文官主持对西夏战事。朝廷曾下诏将他们任命为武职的观察使,他们强烈反对,先后上表坚持不受。这说明宋代(     
A.崇文抑武影响士人价值取向B.强干弱枝干扰边防理念
C.分化事权削弱中央集权制度D.格物致知推崇社会实践
5 . 宋代州设置通判的员数,分情况制定:文臣为知州的州,一般设通判一员,不及万户的州不设通判;武臣知州的州,无论大小一律设置通判一员或者二员。宋代通判的设置(     
A.提高了各州行政效率B.意在提升地方上的军事实力
C.保障了国家决策正确D.凸显出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
6 . 下表所示为宋代枢密院长官的出身情况。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北宋时期(       

出身

人数/人

文官

54

武将

18

太监

1

A.宗法观念的彻底消亡B.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
C.科举制弊端日益凸显D.官员选拔制度的成熟
7 . 北宋建立之初,十国势力残存,地缘局势上北有强邻契丹与北汉,南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荆南(南平)、湖南地区等拥兵自重的割据政权。为此,宋太祖定都东京,实施“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决策,并谋求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初采用这一战略决策的原因是(     
A.从经济军事地理角度考虑B.东京地区农业生产发达
C.建立统一国内市场的需要D.北方游牧民族迁徙不定
2023-12-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信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钱穆认为,宋代政治制度一面是相权衰落,另一面则是中央集权加强。与“相权衰落”相关的措施是(     
A.解除了宿将兵权B.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C.增设了参知政事D.增设通判与知州共署文书
9 . 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     
A.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B.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
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D.中央设置二府三司
2023-12-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闽侯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作业监测历史试题
10 .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材料表明宋朝(     
A.中央集权的强化B.崇文抑武的政策C.行政效率的低下D.民族关系的紧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