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964年,太祖乾德二年设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开宝六年(973年)参知政事于政事堂议政,宋仁宗、宋神宗时期,参知政事的职权和礼遇达到巅峰。其设置分化了(     
A.枢密使军权B.知州决策权C.通判监察权D.宰相行政权
2023-01-1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宋朝建立初期,为解决前朝遗留的两大祸患:一是腹心之患,即禁兵;二是肢体之患,即藩镇,采取了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等一系列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A.分割相权加强皇权B.提升军队战力
C.消除藩镇割据现象D.加强中央集权
3 . 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在唐代“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隐隐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如永兴军路,其辖区虽然主要在陕西,却越过秦岭,管辖着仅有五县之地的商州;淮南东路跨越淮水管辖亳州、宿州等地。宋代地方行政划分的这一变化(     
A.便利了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B.利于消除割据隐患加强中央集权
C.适应了边疆危机的现实需要D.促进了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北宋元祐年间,苏轼担任杭州知州时,给中央上了一道《祈赐度牒修廨宇状》,要求修缮损毁严重的地方政府办公用房。按照当时制度,苏轼需事先禀报(     
A.转运司B.节度使C.枢密院D.参知政事
5 . 积贫
(1)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____也不断膨胀,官俸开支庞大。
(2)北宋政府实行________政策,军队不断扩编,导致____直线上升。
(3)每年送给辽、西夏“____”等。到北宋中期,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形成“____”局面。
2022-12-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6宋元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6 . 宋人叶适说:“昔之立国者,知威柄之不能独专也,故必有所分;控持之不可尽用也,故必纵。……然则尽收威柄,一总事权,视天下之大如一家之细,孰有如本朝之密者欤?”这里的“天下之大如一家”是指(     
A.病态化的强干弱支B.规范化的官僚政治
C.极端化的监察体制D.制度化的家国一体
7 . 有学者认为,宋初制度的制定针对性过强,制定时主要从消极方面考虑,尽量预想可能导致动乱的各种因素,加以事先防范,而并非从积极方面考虑,使国家机器如何最有效、合理的发挥作用。这位学者意在说明,宋初制度的制定(     
A.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B.利于宋朝的长治久安
C.遵循崇文抑武的理念D.隐含严重的统治危机
8 . 为加强管理,各朝代纷纷推出措施。请结合隋唐至明清历史,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隋朝时期创立的选官制度。
(2)宋朝的哪一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的发生?
(3)为加强对全国的管理,元朝时期创立的哪一区划与管理制度,在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制度在哪一朝代被废除?
2022-09-2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东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北宋产生了三次“兴学”运动。庆历年间,参知政事范仲淹提出“精贡举”,主张兴学。神宗熙宁、元丰时期,宰相王安石主张改革科举、兴办学校。徽宗崇宁元年,宰相蔡京主张扩大州、县学。三次“兴学”运动(     
A.加剧了君相之间的矛盾B.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C.消除了科举制度的弊端D.使理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022-08-20更新 | 39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9课两宋政治与军事(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10 . 某高一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学习时制作了如下表格。请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朝代政治制度建设
中央地方
秦朝确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①推行
汉朝设立中朝(内外朝).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
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实行科举制
宋朝实行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台谏并立设立“四监司”对各州监控;州设通判制约知州
元朝设立中书省   推行行省制度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等   废除行省,设立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
清朝实行督抚制度等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3)试以宋朝为例,谈谈我国封建政治制度建设的得与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