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0 道试题
1 .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治国理念是
A.内重外轻
B.强干弱枝
C.外儒内法
D.重文轻武
2018-12-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涑水记闻》载宋太祖对大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经书。”宋太祖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A.提高将领的文化素质
B.确保北宋政局的稳定
C.改变社会的价值取向
D.巩固儒家思想的地位
2018-12-26更新 | 12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政权一改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局面。经过近百年的“培植养护”,“政府又变成像样的读书人的政府”。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重视文化传统的养育和保护B.形成了尚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C.推行变法新政成为社会潮流D.文官在军政体制中成为主体
4 . 北宋时,真宗欲立刘氏为贵妃,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命;仁宗想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为官,遭台谏官集体谏诤,只能怏怏作罢。类似的事情在有宋一代时有发生。由材料可知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遭削弱
B.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
C.分化事权致行政效率低下
D.皇权受到文官政治的制约
5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表明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古代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调整
C.中国古代并未实现高度集权
D.郡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需要
6 . 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这种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司法审判更加公正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法律规定趋向宽松
D.地方政府职能改变
2018-12-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辽宁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模拟选课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

——摘编自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在建立后的数百年间,不断扩张,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虽然帝国统治困难重重,罗马帝国依然延续了好几百年。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列举宋朝加强这种“政治制度”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罗马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维护统治的有力支柱是什么?概括指出这一力支柱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清“康乾盛世”时期的两倍多,都城汴梁“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然而北宋“兵虽多而战力弱,国虽富而兵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体制因素是
A.强干弱枝,地方兵权收归中央
B.削弱地方官员的实权
C.地方财政大权收归中央
D.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史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不能从此材料得出的结论是
A.宋代皇权进一步加强
B.宋真宗受到一定的制约
C.宰相李沆力求节俭
D.李沆希望真宗关心民间疾苦
2018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宋朝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官、职、差遣”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职,如学士、直阁;“差遣”才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如枢密使、三司使。其目的是
A.明确职责,提高行政效率
B.划分级别,提高薪俸待遇
C.重文轻武,防止地方割据
D.分化事权,加强中央集权
2018-12-19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12月23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 每周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