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737720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

——摘编自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在建立后的数百年间,不断扩张,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虽然帝国统治困难重重,罗马帝国依然延续了好几百年。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列举宋朝加强这种“政治制度”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罗马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维护统治的有力支柱是什么?概括指出这一力支柱的演变。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历代统治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材料中“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元朝在完成全国大统一以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固定为辽阳、陕西等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但仍是“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行省制度的设置,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行省制度一直为后世所沿行,其区划也基本上从元代开始确立。

——整编自周良霄等《中国断代史系列·元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实行行省制的意义。
2023-12-15更新 | 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议制度具有集思广益的长处,避免了个人思考的见事不周、偏执一端或墨守成规的弊病。许多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参与决策,汇集了来自各方面的情况,决策者们就能较为准确迅速地了解信息,掌握动向,避免颁布错误的政令,……年轻的低级官员参与议政,给政事堂会议带来了生气和活力,给封建政治带来了新气象。政事堂合三省首长议事,减化了颁行的手续,从而政令制订迅速,执行便捷,提高了行政效率。

——摘引魏向东《试论唐代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

材料二:1279年宋朝灭亡后,元明清人对宋朝的“崇文抑武”政策多有所批评,认为它导致了宋代的“积弱”。但近代史家从宋文明中发现了与欧洲相类似的近代文明征象,是经济文化繁荣的盛世。并将其归因于宋代的“崇文抑武”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政事堂设立后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宋朝“崇文抑武”政策的影响,选取材料任意一种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1-20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兵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并指出其政治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并说明宋代是如何解决的。
2019-07-31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