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整理知识图谱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一位同学整理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的知识图谱中有所缺漏,下列选项中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北宋初期北宋中后期南宋
制度创设:①
用人方针:崇文神武
困局: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改革:②
③与南宋建立
④与宋金对峙
A.①强干弱枝;②庆历新政;③澶渊之盟;④靖康之变
B.①中央集权;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冗官冗兵
C.①强干弱枝: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绍兴和议
D.①中央集权;②庆历新政;③淝水之战;④大定之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宋代,以士大夫为基础的官僚政治取代了以往的士族门阀政治,文人出身的官员成了国家官僚队伍的主体和政治结构的中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世家大族的没落B.以文治国的推行C.科举规模的扩大D.武将势力的削弱
4 . 宋代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这反映了宋代
A.君主专制得到加强B.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宰相试图限制君权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2022-02-12更新 | 594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朝廷还直接选派各色参军,辅助知州、通判处理行政、司法事务。这些举措(  )
A.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B.控制了地方的财政支出
C.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2022-01-13更新 | 279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的时候,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进入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B.北宋冗官问题弊端显露
C.南宋面临国防压力更大D.宰相权力反弹威胁皇权
2021-12-23更新 | 1053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司,将地方上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北宋政府的上述做法
A.进一步加剧了“冗官”局面B.有利于消除地方上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C.有效地缓解了“冗费”现象D.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特色
8 . 宋初的统治者以路作为高层行政区,按照交通路线为主划分。每路设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隶属中央各部,分别负责地方财赋、监察司法、粮食储备平抑物价、治安边防的职能。据此可知,路的设立
A.体现重文轻武的理念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对后世体制影响深远D.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
2021-11-21更新 | 3259次组卷 | 51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督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据此可知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地方割据彻底解决
10 . 唐代时,谏官中的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左右拾遗分属于门下、中书两省。宋代则明文规定,“选谏官、御史,凡宰执之臣曾所荐者,皆不与选”,仁宗时更是下诏日:“御史阙员,朕自择举他。”宋代的这些措施旨在
A.扩大谏官的职能B.强化专制皇权C.提高政府的效率D.保持谏院独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