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读下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A.道一府州军监一郡守一转运司B.路一参知政事一郡守一节度使
C.路一府州军监一转运司一通判D.省一参知政事一节度使一巡抚
2022-10-26更新 | 40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变法,历任太子中……三司使等职。熙宁五年,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富县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后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材料中沈括的经历主要可以用于探究宋代(     
A.科举完善与社会流动B.经济繁荣与社会保障
C.士人品格与科技进步D.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3 . 宋太祖在划分禁军和厢军、三衙统兵的基础上设军中等级之法,“峻其等级相犯之刑,谓之等级,以绝其犯上之心”“二百年军中不变乱,盖出于此。"这表明宋代(     
A.主张严刑峻法治国理念B.极力提升武将社会地位
C.削弱地方割据经济基础D.多措并举加强军事管理
2022-09-22更新 | 438次组卷 | 1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真题 名校
4 .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
2022-09-11更新 | 4110次组卷 | 4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设置了许多路级机构,主要有转运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和提点刑狱司等。四司中的转运司又称“清司",主管一路的财政:安抚司又称“帅司”,主管一路的军政,除安抚司外,其余统称“监司"。此外,各司都有一个职能,即分别监察本路官员,又彼此监督,互不统摄。这说明宋初体制的特点是(     
A.事权分化,集权加强B.军权独立,形成割据
C.军政统一,效率提升D.吸取教训,重文轻武
6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

结论

A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

内阁由此出现

B

宋代“强干弱枝”,收地方各类权力于中央

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C

明朝嘉靖年间,以往仅是中央临时委派至地方巡查安抚的总督和巡抚,已发展成为凌驾于三司之上的地方常设机构

地方行政机构层级增加,行政效率下降

D

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内阁制宣告废除

A.AB.BC.CD.D
2022-08-19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方为中国古代某朝政策调整与变革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颁布“推恩令”、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B.实行“削藩”、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C.设节度使、庆历新政、张居正改革D.派文官任知州、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8 . 观察如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其朝代应该是(     
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初,中央规定“诸路转运使、副及州郡长吏并不得擅举人充部下官。如有阙员处,当以状闻”,后又由中央派遣文官出“知州”“知县”“列郡各得自达于京帅,以京官权知”。宋廷这些做法(     
A.表明政治均势格局逐渐瓦解B.顺应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C.体现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暴露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太祖赵匡胤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文臣出任知州B.实行更戍法
C.设立参知政事D.设立转运使
2022-07-13更新 | 795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清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