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控掌于机关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宋代军事、财政、用人三权都有掣肘,都分割了,这显见是相权之低落。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另外,无论是基层政区还是上层政区,其地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两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中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

——摘编自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是如何分散相权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18-11-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平行班)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范仲淹曾以“参知政事”的身份主持庆历新政。“参知政事”这一职务相当于
A.副宰相
B.宰相
C.刺史
D.侍郎
2018-11-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平行班)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军机处
D.枢密院
2018-11-12更新 | 245次组卷 | 5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台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4 . 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了
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5 .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重文轻武
B.强化皇权
C.分权制约
D.控制地方
2018-10-22更新 | 371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摘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介绍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18-10-18更新 | 197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专制的重要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削弱相权的重要措施是
①增设参知政事
②设立枢密使
③设立三司使
④设置刺史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8 . 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朝后期。唐末五代枢密使不仅掌机要、备顾问,甚至直接施政。北宋初期,形成了中书与枢密院对持文武二柄的权力格局,所谓“相权之分割主要是削枢密之权,以实中书之任”。这说明北宋初年
A.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B.宰相和枢密使直接对皇帝负责
C.限制枢密使侵夺宰相权力
D.皇权至上,皇帝直接掌控军国大事
2018-09-2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真宗意欲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写诏书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将诏书烧掉,并让回话“就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想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只得收回成命。这反映宋朝
A.君主专制走向衰落
B.集体决策的格局
C.君相矛盾不断激化
D.文官政治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高宗对大臣说,今后凡是“批降御笔处分”,虽然出自“朕意”,但必须“经由三省、枢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宋孝宗任命曾任王府教授的刘章到漳州做知州,因遭到谏议大夫王大宝的抵制而没有执行。这表明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权受到很多威胁
2016-12-12更新 | 268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