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太祖建隆三年诏令:“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此项改革旨在
A.打击贵族特权利益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推进科举的制度化
D.防止选官结党营私
2019-03-26更新 | 417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建德二年,恰逢三个宰相相继去职。宋太祖欲派赵普为相,但皇帝诏敕一定要经宰相副署,因宰相已全体去职,因无相副署该敕旨无法行下,与群臣再三商讨决定由当时开封府尹副署盖印行下。该事件反映了
A.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
B.中央集权得以减弱
C.皇权与相权的制约与平衡
D.皇权也受到一定的制度约束
2019-03-1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名校协作体(G12)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3 . 嵊州长乐镇的乡主庙是纪念北宋名臣王安石的一座庙宇。王安石曾担任过北宋的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参知政事等官职,其中在担任参知政事期间他主要掌管
A.财政事务
B.监察事务
C.军机事务
D.行政事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宋代政治制度沿袭唐代,基本没有发展变化
B.政事掌握在三省手里,三省长官拥有实权
C.君权被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架空
D.宋代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分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列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不属于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是
A.秦朝的“郡”
B.唐代的“道”
C.宋朝的“州”
D.元朝的“行省”
2019-02-01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直高中共享发展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
2019-01-30更新 | 316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统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2019-01-30更新 | 2084次组卷 | 130卷引用:浙江省萧山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唐代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2019-01-30更新 | 2625次组卷 | 67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
A.相权进一步削弱
B.中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众相制初步确立
D.军机处与枢密院分掌实权
2019-01-24更新 | 46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北宋时期,分割宰相财权的是
A.参知政事
B.转运使
C.枢密使
D.三司使
2018-11-19更新 | 155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