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宋以前,宰相仅在皇帝一人之下,统管军、政、财各权。宋太祖时,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财政大权归三司使掌握,宰相只有管理民政的权力。后来,赵普出任宰相,宋太祖为了防止他专权,又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宰相的权力。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参知政事得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轮班知印,职权礼遇接近于宰相。

——摘编自史伸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材料二   朱元璋废相后,不久便开始设置殿阁大学士。到成祖时,正式形成内阁,内阁最大的权力即为“票拟”,《明会要·职官志》曰:“内阁之职同于古之相者,以其主票拟也。”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清代学者赵翼认为明内阁首辅“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摘编自李建国《略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材料三   清代自康熙中期至清末,二百余年间之内政、外交、军事、文化、财政等一切机密要务,乃至皇帝与各具奏人的私人交情,密折内都有反映。如此广博、繁杂的密折内容,无疑给皇帝开辟了广泛的情报来源,广其耳目,增其见闻,洞悉应务,使其虽身居九重大内,却能及时且较真实地了解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以及各地风土人情和各级官员的所作所为,而且使百官互相监视,彼此牵制,故人人心存戒心,惟恐遭人暗中揭发,一般不敢为所欲为,极有利于皇帝个人独裁专制。

——摘编自刘融《清王朝的朱批密折制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中枢机构调整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调整的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奏折制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2 . 整理知识图谱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一位同学整理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的知识图谱中有所缺漏,下列选项中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北宋初期北宋中后期南宋
制度创设:①
用人方针:崇文神武
困局: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改革:②
③与南宋建立
④与宋金对峙
A.①强干弱枝;②庆历新政;③澶渊之盟;④靖康之变
B.①中央集权;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冗官冗兵
C.①强干弱枝: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绍兴和议
D.①中央集权;②庆历新政;③淝水之战;④大定之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历经唐末五代十国之乱,北宋初年的治国方针为
A.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B.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C.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D.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使、副使等职务,期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B.枢密使、副使C.开封府知府D.兵部员外郎
2022-02-26更新 | 1622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运使司负责地方监察B.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
C.节度使掌握地方精锐部队D.提举常平司统管地方财政
2022-02-2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高级中学等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图1及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中后期政治、经济状况。
(2)比较图1和图2,指出图2中北宋政治所发生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的变化给北宋统治带来的主要问题,并说明为解决上述问题,王安石采取了哪些变法措施。
8 . 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大唐贡士,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焉。

——摘引自《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材料三:(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图1、图2的地方制度,并概括图2地方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初科举制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隋唐时期科举制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初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秦汉地方长官称为“牧、守、令”,即“主人”的意思。宋代地方长官为知府、知州,“知”是代理,名义上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这一变化反映了(  )
A.选官用官制度的完备B.中央对地方管辖的加强
C.基层治理体系的建立D.地方官员素质显著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代有个故事说,有钱昆其人,人问其愿至何处做官,他答到,愿至天下有螃蟹无通判处。这个故事反映了
A.通判位卑权轻无人愿做B.通判监察县令惹人讨厌
C.知州事权受到通判限制D.通判一职经常调换变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