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针对五代时期反复出现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问题,北宋初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如下列中的(     

A.对农民进行有效编制管理B.以内廷司礼监控制锦衣卫
C.增置军镇扩大节度使权限D.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皇帝诏令户部每年考核转运使(漕臣)上供钱物的情况。绍圣五年(1098年),京东路两员漕臣获赏,两浙路两员漕臣受罚。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诸路漕臣因上供钱物不足获罪,贬降者达22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宋(     
A.政治斗争异常激烈B.财政问题备受重视
C.君主权力有所强化D.官制改革基本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宋太祖时,诸州通判与知州争执时,常常声称:“我监州也,朝廷使我来监汝!”真宗时,保州通判孙冲因与知州争事被贬降监当吉州酒。神宗元丰时,延州通判吴安宪,“务专部事,多自判决”。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北宋(       
A.通判擅权现象普遍B.知州与通判相互制约
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D.政治风气的因循守旧
4 . 中央集权的强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颁布法令,宣布私自盗铸金钱者死罪,并废除一切旧币,发行“五铢钱”,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在桑弘羊的建议下,汉武帝增设大农部丞对郡国盐铁官进行整顿,并设置36处盐官,分布在27个郡;至少设置48处铁官,分布在40个郡国;对于小邑和乡村,则特准商人在交纳重税的条件下把盐分销给消费者。面对郡国因纳贡带来的高额运输费用问题,汉武帝派遣大农部丞分赴各地充当特使,并指派各地均输官“输其土地之所饶”,最后由京师平准官实现“贱买贵卖”。此外,汉武帝还向工商业征收“算缗”每值2000钱则纳税一算,即120钱,并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

——摘编自魏艾《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材料二: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文献通考》卷四七《职官考一》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门下并列于外”的中书和置于“禁中”的中书各是什么机构。

材料三:



图1西周分封示意图

图2秦朝形势图

图3元朝形势图(1330年)
(3)运用地图等相关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及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在各路设立提点刑狱使负责刑狱及保甲、军器、河渠等事务,设提举常平司掌管民政庶务救灾赈恤,设置安抚使司负责军事,四司互相牵制、互不统领。这些措施(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理念
C.成为后世地方的行政体制D.提升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建国伊始,政局不稳、百废待兴之际,赵匡胤特意关注修史,先后下诏编修《唐会要》《周世宗实录》《五代会要》及《旧五代史》等。他还召见后唐庄宗身边的宦官,询问“庄宗以英武定中原,享国不久,何也?”从亲历者口中获悉了后唐庄宗不能控驭军兵的缘由与后果。这些做法意在(     
A.延续修史传统B.明晰治理思路
C.树立政治权威D.塑造正统形象

7 . 北宋时期,不少官员秉持着“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的思想,以至于出现了“(君主)亲贤礼下,大臣有赐坐之仪、造膝之请。谏官有入阁议事,对仗读弹文之典”的“君臣共治”的局面。这反映出北宋(     

A.官僚政治开始走向成熟B.士大夫政治具有较大影响力
C.门阀等级观念相对淡薄D.崇文抑武政策导致君权式微
8 . 公元1051年,宋仁宗下诏:“诸路提点刑狱司廨舍与转运使副同在一州者,并徙他州”。如当京东路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治所都在青州时,提点刑狱司的治所则需迁往密州。据此推断,这一诏令旨在(     
A.践行宋代重文轻武基本国策B.预防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
C.节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宋朝及其弊,使内外皆柔。”宋朝“及其弊”的措施是
A.通过节度使加强边防B.设参知政事分宰相权
C.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D.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
10 . 有学者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理学家程颐就将“百年无内乱”列为宋代“超越古今者五事”之首

——朱熹《河南程氏遗书》卷15

与程颐大致同时的邵雍在临死前写下:“生于太平世,长于太平世,老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

——邵伯温《邵氏见闻录》卷18、卷20

材料二   比起国内贸易的突飞猛进,对外贸易的增长更为明显……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穆斯林商人和水手从事贸易的积极性,也加速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因而,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

材料三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1)结合所学,指出宋代为除“内乱”、致“太平”所作的地方收权设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前期儒学面临的危机及“推陈出新”后的儒学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