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面对灾荒时,宋代政府常常鼓励富人主动赈粮。《宋会要·食货》载“诏诸道州、府被水潦处,富民能出粟以贷饥民者,以名闻,当酬以爵秩”《宋史·食货志》载:“复以爵赏诱富人相与补助,亦权宜不得已之策也”。这种做法客观上(     
A.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B.拉平了社会贫富分化
C.体现了以民为本理念D.加剧了官员冗杂现象
2023-05-31更新 | 46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一起考”大联考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北宋的军队主要分为禁兵、厢兵、乡兵及边境上的藩兵,其中禁军担任“守京师、备征戍”的任务。宋太祖时禁军人数只有二十万不到,到宋仁宗时期禁军员额高达80多万,增长速度远超其他兵种。这一现象
A.改变了守内虚外的国策B.导致了官僚队伍的膨胀
C.埋下了边疆危机的隐患D.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
2022-04-16更新 | 87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精创预测卷(江苏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仁宗时期,范仲淹、韩琦等文官在统帅对西夏战事期间,朝廷曾下诏将他们改任为武职性质的观察使人他们们都上表坚辞不受。统计数据表明,北宋宰相共有71人,其中64人为进士出身,竟无一人出身武臣。这反映出宋代(     
A.科举制度得到发展完善B.国家政策影响士人观念
C.价值取向深受理学影响D.官僚体制约束君主权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鳊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342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1卷)
5 .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变法,历任太子中……三司使等职。熙宁五年,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富县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后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材料中沈括的经历主要可以用于探究宋代(     
A.科举完善与社会流动B.经济繁荣与社会保障
C.士人品格与科技进步D.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太祖赵匡胤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文臣出任知州B.实行更戍法
C.设立参知政事D.设立转运使
2022-07-13更新 | 801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叠床架屋”

宋代本身的统治体制,在中国列朝之内缺乏先例,乃是“叠床架屋”、缺乏有机结构的官僚系统。宋代的文官,凭着“差遣”担任指定的工作,大多数官职都是由带着其他官职的人员出任,而那些官员的本来职务,却是由另外一些被“差遣”的官员处理。此外,大多数职位不仅只有一位官员担住职务,同时会有别的官员以“同知”“通判”这一类的名称,与本来奉“差遣”的官员一起工作。在各路以及路下的州县,都有直接由中央管辖的单位派驻,还有分别管理财政、司法、教育、军事的各种官员。但是,这几个单位之间,并没有一些协调的地方主管。

——据许倬云《说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叠床架屋”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3-05-28更新 | 53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如图为“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   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2020-04-23更新 | 163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北京卷)
9 . 对于宋朝的行政体制改革,宋仁宗时期的文臣司马光曾说:“节度使之权归于州,镇将之权归于县。又分天下为十余路,各置转运使,以察州县百吏之臧否,复汉部刺史之职,使朝廷之令必行于转运使,转运使之令必行于州,州之令必行于县,县之令必行于吏民。”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节度使成为地方州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B.设置路的主要目的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C.转运使主要负责对地方精锐部队的管理D.路州县体制设立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人笔记《朝野类要》记载,宋辽“澶渊之盟”后,每次辽国来使,都会举行宴射。由殿前马步三司轮差,陪同来使,射于玉津园,如果获胜会有“金带、升转官资之赏”。这表明,宋朝玉津园“宴射”(       
A.深受官僚阶层的欢迎B.体现了耕战结合的观念
C.反映社会尚武的精神D.是民族交流的重要手段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