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宋会要辑稿》记载:“不经国子监看详(审阅研究),及破碎编类有误传习者,并日下毁板。”同时政府规定,国子监审批印刻者向官府发出的申请后,可为其颁发准许印刻的“公据”。这说明宋代
A.文化专制逐步强化
B.注重图书出版的监管
C.印刷技术明显提升
D.文人地位进一步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
人物官职事迹人物官职事迹
郭进登州刺史、卫州刺史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刘谦邠州知州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
刘福卫州刺史、雄州刺史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马怀德雄州知州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
高化知事诸州(具体不详)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马知节知益州兼转运使;主政枢密院十年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
孟元沧州知州家有文风;应变活民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
A.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
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
D.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安抚司……掌一路兵民之事……

都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凡吏蠹民莫,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

提点刑狱使……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

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法……皆总其政令,仍专举刺官吏之事。

—《宋史》卷一六七《辞官志》

材料三: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材料四: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省揽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服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在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部门官员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2)据材料二可知,宋代“路”的常设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宋代地方管理机构的特点。

(3)材料三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是什么?明成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4)结合四段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4 .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018-05-18更新 | 39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届河南正阳县高级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