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如图为“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   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2020-04-23更新 | 1638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桃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内学界一般提到宋朝历史总是与经济上积贫、军事上积弱划等号,这其中的原因绕不开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但也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3 . 《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
A.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D.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
2020-01-20更新 | 546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估(二)历史试题
4 . 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使分理行政、军政、财政,原则上各自行使独立职权。中书门下是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机构。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太祖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相,是宰相之辅佐。这反映出宋代中央官制
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B.抑制了宰相行政办事权
C.分化了中央的军政财权D.加强了专制主义皇权
5 .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
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019-12-13更新 | 322次组卷 | 60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读图,如图中①②③依次对应的是
A.军事;监察;财政B.财政;监察;军事
C.监察;军事;财政D.财政;军事;监察
7 . 学者余英时指出:“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时代……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宋代为削弱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有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B.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C.增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D.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财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北宋过分强调中央集权所带来的恶果有(     
①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大
③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低下;   ④地方上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10 . 宋太宗至道元年正月戊子诏日:“自今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都堂就是议事堂。原来参知政事与宰相在地位和职权上的差别,至此荡然无存。这反映出,宋初
A.中枢机构不断完善
B.决策权与审议权分离
C.行政运行受到干扰
D.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