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占主导地位,“但直到11世纪前后的北宋时代‘士人’才作为一个群体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从侧面反映了(     
A.中枢机构的完善B.科举取士的发展C.皇权专制的弱化D.门阀士族的兴起
2 . 如表为东晋至宋朝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简表,据此可知(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24.5%46.1%
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官员人数不断膨胀
C.封建统治基础扩大D.社会实现公平公正
2024-01-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北宋初年,大臣赵普认为唐末以来“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主要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下列举措符合这一主张的是(     
A.在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B.设转运使综理地方财政
C.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D.设宣政院掌管民族事务
2024-01-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这反映出当时的权力分割(       
A.解决了宰相擅权问题B.削弱了中央集权
C.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D.影响了行政效率
5 . 北宋初期,统治者在地方设包括转运使在内的四个平行路级机构——“四监司”,州一级除设知州(或知府等),又在州一级增设通判。这样做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B.减少决策失误C.节约财政开支D.提高行政效率
2024-01-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国的政治中心曾经长期位于关中平原,但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都城逐渐东移,以下王朝都城在东京(开封)的是(     
A.北魏B.唐朝C.北宋D.元朝
2024-01-25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北宋前期黄老政治思想颇为流行。宋太宗时期任命有“为人糊涂”评价的吕端为相,在制辞中,太宗明确勉励其“思尧舜以致君,无使其不及,体黄老而行化,用致乎无为”。这表明北宋前期(     
A.道教思想影响政治B.君主专制明显加强
C.因循保守渐成风气D.政治制度过于僵化
2024-01-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宋史》中曾多次记载,如果文官犯了错会被贬为武职,而武官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便会想方设法地谋取文职。尽管整个宋朝从武职变为文职的例子少之又少,但宋朝的武将对此还是趋之若鹜的,一心想往文官的圈子里扎。这可用于印证宋代(     
A.官员更换频繁B.理学成为正统C.军队战斗力弱D.治国崇文抑武
2024-01-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北宋时期,地方设路、州、县三级,中央政府曾对一级地方行政单位“路”进行过多次析分。如表为北宋时路的数量变化。这一变化说明,北宋时期(     
至道三年(997年)天禧四年(1020年)宣和末年(1125年)
15路18路26路
A.提高了州县的政治地位B.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
C.国家疆域范围不断扩大D.中央强化了对地方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       
A.监察体制的趋于成熟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
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