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宋辽能长期和平相处,贸易关系的维持是主要因素之一。材料中的主要贸易形式是(     
A.定期朝贡B.榷场互市C.海外贸易D.输送岁赐
2024-01-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北宋为了防御辽的进攻,在边界设置“两属地”,又称“两输地”。“两属”意为既属于宋,同时也属于辽;“两输”意为既向宋供租赋,又向辽供租赋。其居民称为“两属户”,在北宋时期“两属地”和“两属户”的数量均持续增加。由此可知“两属地”的存在(     
A.解决了北宋的边疆危机B.意味着宋辽维持相对均势
C.表明北宋边疆意识淡薄D.保证了北宋社会持续发展
2023-12-0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北宋治平元年(1064)中央财政收支情况。据此可知北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项目年度财政收入年度财政开支其中军队费用开支军队费用所占比例
3682万余贯3317万余贯994万余贯30%
874万余匹723万余匹742万余匹103%
2694万余石3047万余石2317万余看76%
2939万余束2952万余束2498万余束84%
A.财政危机B.吏治腐败C.因循保守D.军事废弛
4 . 宋仁宗时,三司使蔡襄奏言:“禁军约七十万,厢军约五十万,积兵之多,仰天子之食,五代而上,上至秦汉无有也,祖宗以来无有也。”由此可知,北宋前期(     
A.长期保持着较强的军事实力B.军事组织形式已经较为完备
C.解决边防危机的时机已经成熟D.军队规模庞大,军费开支巨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A.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6 . 1004年,辽军进至黄河北岸的遵州后,初战不利,辽国君臣萌生了后顾之忧。于是宋辽议不年底达成协议并交换誓书,约定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这一事件被称为<澶渊之盟>。这一事件(     
A.使宋朝西部边境得以安定B.为南宋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C.改变了宋朝积贫积弱局面D.有利于不同民族的友好往来
7 . 宋代中期,文人一改前期“耻言兵”的风尚,“士大夫人人言兵”。但许多文人在大谈兵事时又极力强调自己的儒者身份,否认“兵家”立场。这一现象反映了(     
A.文人尚武风尚提高了兵家的理论化水平B.理学思想加速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渗透
C.边疆形势的被动降低了武人的社会地位D.国家治理取向与现实需要间的矛盾困境
2022-11-21更新 | 748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汉朝和唐朝的主要外敌分别是匈奴和突厥。这两个只是少数民族组成的部落,管理水平还十分原始……具有骚扰的性质;与之不同的是,宋朝的敌人是辽、金等国家。”这意在强调宋朝(     
A.国势强劲军力不振B.边防压力更为严峻
C.防御策略较为保守D.民族隔阂更为严重
9 . 辽宋夏金近400年的对峙格局中,宋朝以据有“中土”、代后周政权之正统自居;辽圣宗专作《传国玺诗》宣扬“天子符瑞”尽归于辽;金太祖则诏告天下“今欲中外一统”。其间虽有争战,但“战”是统一之战,“和”是“君臣”“叔侄”之和。这反映出该时期(     
A.民族交融逐步消解民族差异B.正统之争成为战争的根源
C.和平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D.政权并立中呈现出内聚性
10 . 整理知识图谱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一位同学整理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的知识图谱中有所缺漏,下列选项中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A.①强干弱枝;②庆历新政;③澶渊之盟;④靖康之变
B.①中央集权;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冗官冗兵
C.①强干弱枝;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绍兴和议
D.①中央集权;②庆历新政;③淝水之战;④大定之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