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收入/贯支出/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15085万余12677万余
仁宗皇祜元年(1049)12625万余“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11613万余13186万余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C.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外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主要因素
2 . 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2021-10-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0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3 . 西方学者谢和耐在其《中国社会史》中说:“一来(燕云)十六州是唐代已丢,这给宋代军事造成的问题是,牧马区丢失、中原失去屏障。二来,基于这样的情况,宋代处于北方的威胁之下,若是战争胜率不高,那契丹人和金人早就该长驱直入了。”这表明宋代
A.积贫积弱导致边患危机B.历史遗患影响边境安宁
C.军事孱弱难与辽金抗衡D.农耕文明已成落日余晖
2021-06-09更新 | 73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点对点专项训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4 . 宋哲宗时,一位出使辽朝的官员回国后向朝廷报告说:“(辽与宋)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据此可知,此时宋辽之间
A.交好是民心所向B.臣属关系巩固
C.交往仅限于民间D.民族矛盾消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一名低品级官员撰文追记先祖以“义”感动来犯者、以钱财却敌,“一言拒寇”来保全家乡之举,元祐(北宋后期哲宗年号)年间,官居宰相、副宰相的十余位显贵为该文作题跋,这最有可能是因为该文
A.宣扬了程朱理学B.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表达了市民诉求D.迎合了朝廷边防政策
6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
北宋建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庆历和议金灭辽靖康之变郾城大捷绍兴和议
A.民族政权并立与势力消长B.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C.民族交融的历史发展趋势D.北宋政权存在时间不到一百年
7 .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苏辙敬献《上皇帝书》,提到“事之害财者三:一曰冗官,二日冗兵,三曰冗费”,正式提出了“三冗”的问题,北宋朝廷财政不堪重负。“三冗”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延续的危害B.宋代民族关系持续紧张
C.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D.宋频繁地发动对外战争
8 .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这段话反映的是
A.北宋与辽的友好往来B.北宋向契丹送纳贡金
C.宋辽之间的贸易往来D.北宋向辽交纳“岁币”
9 . 据记载,宋太祖诏令,凡诸州支度经费外,所有金帛都送中央。宋太祖这一诏令(  )
A.是分割宰相行政权的体现
B.是商业税收迅速增加的反映
C.有利于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D.促使财政收入保持长期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仁宗、英宗时,朝廷财政收入较之太宗时己增长五六倍,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B.社会经济发展趋向滞缓
C.经济格局变动影响财政收支D.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
2017-03-20更新 | 881次组卷 | 26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作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