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宋的偏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历史书中,宋朝可算是画上过浓重一笔的王朝。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者,对宋朝的评价大相径庭。朱熹认为“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今人陈寅恪先生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则认为“宋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强烈,成为历史上怯弱可耻的一个朝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更认可材料中的哪种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仇耻最甚时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士人可能经历了下列哪一事件(     
A.秦末大乱,楚汉争霸B.五胡内迁,匈奴灭晋
C.安史之乱,大唐衰落D.靖康之耻,女真亡宋
3 . 中国古代中原王朝是立足于东亚的农业大国,汉唐农业帝国的立国态势是“头枕三河、面向西北(草原)”。但是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其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宋代的这一变化是基于(     
A.中央集权的削弱B.小农经济的式微
C.海外贸易的兴起D.民族政权的对峙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宋孝宗即位后,积极展开了一系列拨乱反正、重整朝纲的改作,使孝宗朝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积极进取的“新气象”。孝宗下令恢复岳飞官爵,定谥号“武穆”,建岳飞祠;另一方面,力黜秦桧余党,平反、启用被秦桧迫害的主战大臣。同时主张文武并重,“锐意武备,严教阅、修器械,凡州郡禁卒、土军弓手,以至民兵,并加训齐”。孝宗即位第九天,就颁下一道求谏纳言的诏书:“朕躬有过失,朝政有缺遗,斯民有休戚,四海有利病,凡可以佐吾元元,辅朕不逮者,皆朕所乐闻。朕方虚怀延纳,容受直辞。”在选任官员方面,倡导务实作风,重视人的实际才干和政绩,而不以虚名为标准。孝宗改变政风的努力虽未从根本上改变南宋对外被动的局面,却在一定程度上振奋了南宋的国威,提高了南宋地位。

——摘编自崔英超《论宋孝宗对高宗朝政风之反正》


(1)根据材料,概括宋孝宗改革政风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孝宗革新政风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南宋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局部),绘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全身立像,为南宋人物肖像画中的佳作。南宋史官章颖则将岳飞、李显忠、刘锜、魏胜列入自己的《皇宋中兴四将传》一书。这反映出当时(     
A.忠勇爱国精神受到推崇B.武将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C.军事人才选拔标准多样D.绘画成就以人物画最为突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史载,陆九渊与皇帝论对时,在其第一篇札子中,陆九渊明确地说:“(陛下)临御二十余年,未有(唐)太宗数年之效,版图未归,仇耻未复,生聚教训(军民同心同德)之实,可谓寒心!”陆九渊发表此言论的背景是(     
A.金人南下导致南宋偏安B.策问成为科举主要形式
C.政府轻徭薄赋财力匮乏D.心学理论得到政府提倡
2022-09-27更新 | 37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读下图(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C.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洛阳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关于南宋名将岳飞遇害原因,以下四则材料各有不同叙述。从中可推断出的共识是()

记叙

出处

“桧乘间密奏,以为诸军但知有将军,不知有天子,跋扈有萌,不可不虑。上为之动,遂决意和戎,而桧专执国命矣”(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既班师,主上圣明,察见兵柄之分,无所统一。凡有号召,多托故不至。于出师之际,又不能协力徇国家。.恐有缓急,必致误国大事。乃密与桧谋,削尾大之势,以革积岁倒持之患。”(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绍兴间)诸将骄横,张与韩较与高宗密,故二人得全。岳飞较疏,高宗又忌,遂为秦所诛。”《朱子语类》
“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宋史·岳飞传》
A.宋高宗被秦桧蒙蔽B.兀术唆使秦桧谋害C.执掌兵权遭到猜忌D.岳飞反对宋金和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