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与西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西夏君主三次获得邻国皇帝封号的背景。这反映出
封号来源背景
辽在金的攻势下朝不保夕
宋在南渡后谋求恢复中原却屡战屡败
金后期时刻受到蒙古的威胁
A.西夏当时无法与邻国保持和平B.西夏地位与邻国势力变化相关
C.蒙古灭亡西夏的战争困难重重D.蒙古和西夏联合灭亡南宋王朝
2021-12-04更新 | 138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吴国,曾长期被华夏视为夷狄,但《左传》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载:“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自春秋之后,西周内部出现了王室实力削弱、贵族力量壮大,以致权力下移的现象。不过,现实政治的改变并非意味原有观念的丧失,原有的历史意识在此过程中仍被保留下来。即使在战国时期,当周王室权威尽失,诸侯国之间兼并之时,存在天下共主的政治结构仍然被华夏所认可,并逐渐为夷狄所接受。同样被认可和接受的还有华夏文化对维系政治结构的作用。

——摘编自李渊《论先秦时期夷狄认同华夏的观念》

材料二自辽景宗开始,辽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内容包括整饬吏治、重用汉族官员、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等。辽景宗注重学习汉族的统治经验,寻求汉人的治国之道和政治经验和教训。保宁八年(976年)“实行科举,为汉族知识分子入仕打开通路”。被辽朝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地区的汉人和战乱中被俘的汉人,这些汉人长期生活在辽朝,并且其中一些还担任官职,受到重用。随着汉人在辽长期的生活居住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族士人的思想逐渐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汉官不思归”。但就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此时的辽已经“习汉风”,或者说是原来的“华夷之辨”此时已发生了变化。其后的辽圣宗心慕华风,崇尚儒学,更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一步步向汉族靠近。辽朝的“尽习汉风”让原本意义上的华夷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辽以“华”的姿态与宋朝在当时中国竞相逐鹿。

     ——摘编自常虹《从宋辽民族关系的演变看华夏民族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夷狄认同华夏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以“华”的姿态与宋朝在当时中国竞相逐鹿的主要原因。
2023-02-09更新 | 213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