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金朝入主中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辽、夏、金三朝科举以经史、文学为考试内容,北方的少数民族士子通过学习儒家文化,萌生并强化了“懂礼即中国”、“用中国之礼则中国之”的观念。由此可知,科举制在北方推行(     
A.解决了各民族之间矛盾B.加快了文化重心的转移
C.传播了“大一统”思想D.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2023-10-19更新 | 627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金灭辽后,沿袭以词赋为科目的科举制,既无定数,亦无定期。金灭北宋后,金太宗“以辽、宋之制不同,诏南、北各因其所习之业取士,号为南北选”。金熙宗即位后,实行乡、府、省三级考试制度,三年一试,由于南北士人学习内容渐趋一致,南北均以经义、词赋两科录取文士。海陵王时,“并南北选为一,命以五经、三史正文内出题”。其后,金世宗决定对女真学生单独开设进士科,且诏京师设女真国子学,教材以译成女真文字的儒家典籍为主。不同于中原王朝以诗赋取士,女真科考只考一场试策,五百字即可,且使用女真文字。到金中后期,女真族文人辈出,读书著文蔚然成风。此后在元、清两朝都出现过分榜取士的做法。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辽宋夏金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朝前中期科举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朝前中期科举改革的意义。
3 . 种植桑、枣树是古代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随意砍伐桑、枣者治罪;西夏和金也有类似规定。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政权认同D.文化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辽金时代所谓的“汉人”,是特指辽朝境内以燕云十六州人口为主的汉族人民。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汉人”具有明显的胡化倾向。宋人不承认他们是汉人,而契丹、女真等民族却仍将他们看作是汉人。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少数民族封建化加速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推行民族歧视的政策D.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