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如表为北宋若干时期江南与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情况(单位:户、人)。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江南地区全国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比重(%)
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
980年3492838906726418500163671755.4%
1078年1120331285684416603954423400826.7%
1102年1265762322769318113945461905606.9%
A.个体农耕规模扩大B.宋代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已完成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劳动力增长支撑江南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两宋时期,江南等地区大量种植粟、麦、豆等作物,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2023-02-23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时期,朝廷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劝导南方农民试种麦、黍、粟等北方旱地作物,到南宋时南方多地种麦有一定规模,出现“却破麦田秧晚稻”的景象:此外, 浙东一带农户在早稻未收时,多在稻田的行间种上晚稻。这说明宋朝(     
A.南方饮食习惯开始改变B.南方经济优势地位确立
C.南方农业经济韧性增强D.人地矛盾危机得以解决
4 . 下表是关于元朝织造机构——绫锦局的相关描述。 据此可知,“绫锦局” (  )
规定内容
1“招收析居、放良、还俗僧道为工匠,二百八十有二户,教习织造之事”
2“差委造甲官驰驿,引领作头等人,前去指使造甲”

A.追求技术创新B.注重工匠技艺的培训与提升
C.重视技术传承D.严格管控手工业的产品质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时期,江浙和四川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河南、河北、江西生产的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相当大。据此可知,宋代
A.手工业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B.丝织、瓷器等产品大量出口
C.“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D.手工业生产始终由政府主导
2020-05-17更新 | 461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北宋丝织业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河南、河北、江西造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明州、泉州、广州造船业居世界首位。这些现象表明宋代(  )
A.产业的区域分工较鲜明B.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C.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D.对外贸易成为经济的支柱
2020-04-18更新 | 749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