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出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
2023-05-11更新 | 126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087年,王岩叟在一个奏章中讲到地主与佃户的关系:“富民如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促使地主与佃户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佃户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
B.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南宋为缓和阶级矛盾,保护佃户的自由
D.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广大农民的长期斗争
3 . 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D.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
2022-07-11更新 | 196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8-2019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一(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
4 . 下表内容是宋代有关文献对农民生产状况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田功微粱稻,圃学蕃麻枲。截筒户割漆,剥楮人抄纸。[北宋]彭汝砺《六月自西域归》
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 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北宋]徐积《织女》
赣民遇农隙,率贩鹾(盐的别名)于闽、粤之境,名曰盐子[南宋]刘克庄《墓志铭•宋经略》
A.宋代农民赋税负担沉重B.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市场化
C.家庭手工业的发展迅速D.家庭经济已突破自给藩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是宋代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B.自然经济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经济重心南移
2021-06-02更新 | 434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历史模拟试题
6 .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7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厢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在实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3-15更新 | 16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3-2014年山东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一3月质检历史试卷
7 . 宋朝婺源张村村民张时,“所居临溪,育鹭鸭数十头,日放溪中,自棹小舟看守”;荆门军长林县民蹇大,薄有费业,即“常为人佣,跋涉远道。在家之日少:农村外出经商者也不乏其人”。这些现象反映出
A.雇佣关系逐渐普及B.农村经济结构的根本变革
C.重农抑商政策废除D.国家对农民控制相对松弛
8 . 南宋时期,出现了“圩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稻麦两熟制得以推广,也有在水稻收割后种植其他粮食、蔬菜油料作物或绿肥作物。这些现象
A.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B.表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受到当时土地政策的影响
2020-06-18更新 | 1041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027年,宋仁宗下:“自今后,客户(指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栏占,许经县论详。”这表明宋仁宗时期
A.地主与佃户的关系依然紧张B.佃户隶属于地主,需要官府保护
C.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轻D.缓和了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