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北宋描写福建泉州的诗句有谢履的“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宰相李邴的“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些有关泉州的诗句(       
A.描写了造船技术高超B.展现了对外贸易盛况
C.体现了长途贩运兴盛D.说明官府垄断了商业
2024-01-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2 . 南宋末年,浙江嘉兴魏塘镇的佃农带着自产的米,到市场上交易香烛、油盐、药饵之类的日常用品。当地米肆(店铺)将米运至杭州、苏州等地出售,出售后用所得收入在当地购买货物,再回到浙江市场上销售。由此可知,该时期的魏塘镇(     
A.营商环境得到了改善B.商人群体大量涌现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D.自然经济出现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朝绘画以饱满的写实精神展现了社会百态,较之北宋对大型人物活动场景的过多关注,南宋绘画则更多地把村医、舟船、行旅、牧童、耕织、商贩等凡俗场景运用到绘画创作之中。这一变化反映出(     

A.社会逐渐由兴盛走向衰落B.市民阶层的兴起
C.城乡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D.传统观念的颠覆
2023-06-20更新 | 913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港口城市繁荣。以下关于宋朝的历史记载,可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①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不惟岁获厚利,兼使外蕃辐辏中国,亦壮观一事也。
②置立榷场于湟州(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县),别置蕃市以居来者……使利归于公,货通天下。
③泉南(泉州)地大民众,为七闽一都会,加以蛮夷慕义,航海日至,富商大贾,宝货聚焉。
④京师百货所居,市无常价,贵贱相倾,或倍本数,富人大姓,皆得乘伺缓急,擅开阖敛散之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8更新 | 47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钱学森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代长安城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二市,并对交易时间有着严格规定。南宋都城的商业店铺遍布于城内各处,夜市繁荣。由此可知南宋时期(  )
A.商业活动不受政府监管B.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C.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D.南方的工商业市镇兴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印象中国历史》系列丛书,力图展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主要特色。以下是该丛书的部分书名   

《先秦卷:礼乐文明的兴替》
《秦汉卷:天地大变局与帝国秩序重构》
《魏晋南北朝卷:在分分合合中前行》
《隋唐卷:国家的统一与治理》
《宋朝卷:文治之路》
……
结合所学知识,就该丛书后续部分的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7 . 唐都长安的街道多为严整的方格网状,而宋都汴京街道大都成“丁”字形、“井”字形或“之”字形布局,还有不工整的所谓的“斜街”。这一变化,反映了宋朝城市(   
A.经济职能增强B.布局趋于优化C.管理更加严格D.交通更加便捷
2023-03-23更新 | 717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货币成为域外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的流通货币,到1959年止,东非发现中国、罗马、埃及等国古代钱币总计405枚,其中中国钱币233枚,占57%,其中能鉴定出年代的又有91%是宋钱。这可以佐证(     
A.中欧之间贸易长期繁荣B.宋钱已成为世界统一使用的货币
C.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达D.非洲地区商品经济落后
2023-01-04更新 | 81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居家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反映了宋朝经济发展的情况(部分)。这些现象的出现(     
文献主要内容
《净德集》现钱大半入官,市井少有转用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江浙之民,巧伪有素,销毁钱宝,习以成风
《宋会要辑稿》今民之输官与其所以自养者,悉以钱为重,折帛以钱,茶盐以钱,当豆以钱……酒醋之卖于官,非钱不售
A.有效缓解了“钱荒”的问题B.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日益增加
C.客观上促进了纸币的发展D.源于铜钱的铸造量严重匮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代地方官员在奏议中指出:“本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大半在外。”“近世之民,离乡轻家,东西南北转徙而之四方,固不以为患,而居作一年,即听附籍。”这反映了宋朝(     
A.土地兼并加速了人口的流动B.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百姓摒弃了安土重迁的观念D.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