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宋词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一书中追忆西湖的繁华景象:“凡缔姻、赛社、会亲、送葬…仕宦、恩赏之经营、禁省台府之嘱托,贵珰要地,大贾豪民……无不在(西湖)焉。日糜金钱,靡有纪极。”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南宋(     
A.经济发展影响消费观念B.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重商主义淡化门第观念D.不抑兼并导致贫富分化
2023-08-29更新 | 143次组卷 | 6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16
2 . 元朝海上交通便捷,大量商人、使者、传教士和旅行者通过海路出行,留下了珍贵的记录。元人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欲得唐货》(真腊即今柬埔寨)中就记述了“真州之锡镴,温州之漆盘,泉州之青瓷器”等物品大量出现,丝绸、中式家具深受当地达官显贵喜爱。这反映出,元朝(     
A.泉州成为重要的青瓷器产地B.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地区
C.专业分工的手工业市镇兴起D.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繁荣发展
2023-08-29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09
3 . 《宋刑统》中明确规定,禁止市民在墙上凿洞、向街道排放垃圾,如果有敢触犯者,将会受到刑事处罚。另外,政府也加强了对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对于堵塞河道的违章建筑,官府有权力采取强硬手段将其拆除。据此可知,宋代(       
A.城市规划杂乱无章B.注重城市环境治理
C.坊市界限已被打破D.有意维护等级秩序
4 . 《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及开封府属各县共有23万余户,五代汴京旧城周围扩大了一倍,筑起40里方圆的新城,后更在城外建立了八个厢,神宗熙宁时汴京的都商税院年收商税达40.2万余贯,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下列对此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B.得益于对商品交易限制的放松
C.统一的社会环境是有力的保障D.对外贸易的兴盛是直接推动力
5 . 图1、图2分别为唐代都城和北宋都城的商业空间示意图。图片信息直观地反映了(     
A.宗室与贵族势力的衰退B.皇权对建筑分布的影响
C.“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3-08-26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第三单元-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6 . 宋代在州、府及军的治所基本都设置了都商税务或者都税务。除了州、府的附郭县以外,县治一般都设有税务或税场。在县以下的“小都市”、小聚落中,很多也设有税务或税场。这些务、场设有监官。这些举措(     
A.说明商税成为第一税源B.表明商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C.反映出坊市制度被打破D.意图规范商业活动和保证税收
2023-08-14更新 | 645次组卷 | 7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14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二)-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7 . 宋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不仅向外国商人开放仕途,还制定了保护外商合法权益的法律,如《户婚律》中对外商来中国经商死后的财产处理作了专门规定。这反映了宋代(     
A.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民族交融出现新突破
C.海陆丝绸之路兴盛D.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
2023-07-27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卷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朝时期,开封等大城市出现了娱乐兼经营的场所——瓦子,在瓦子内有勾栏,经营各种不同的娱乐活动;还出现了发展对外贸易的城市泉州、福州,以及纯粹的手工业城市景德镇、益州等。这说明,当时(       
A.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B.城市功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C.城市规模得以迅速扩大D.市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北宋东京城东水门内的商业街道及网点分布图。

注:交通空间主要用于过往行人与车马的通行;店铺侵占的街道空间是被店家用来搭建凉棚、摆放货架与桌椅,成为室内营业空间的外延;过波空间则是路人停留、聚集的场所。

——据朱金等《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特征研究》

结合材料,请以“北宋东京的城市空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2023-07-13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柑橘与《橘录》

材料一   中国是最早栽培柑橘类果树的国家之一。宋代,柑橘的产销扩大。南方出现了温州、苏州、荆州和福州等多个柑橘生产中心,有众多专门贩运柑橘的商人。开封的酒肆内有温柑、金橘等多个品种,临安有专门售卖柑橘的市场“柑子团”。士大夫喜爱歌咏“橙黄橘绿”,苏轼自称“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南宋韩彦直总结了柑橘栽培技术,撰成世界第一部柑橘专著《橘录》。该书将柑橘类果树分为3大类27种,分述植株、果实、食味和产地等,并介绍了栽培、去病、浇灌、采摘、收藏和入药等各项环节。

材料二   15世纪以后,中国的甜橙传入欧洲,哥伦布将其带到美洲。在甜橙基础上培育出的脐橙成为美洲重要品种。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奥斯贝克在广州记录了当地柑橘品种,并把标本带回国。19世纪初,英国从广州引进宽皮柑橘。

中国良种的引进,使欧美柑橘从药用、装饰转向食用为主,并形成商品化消费。西班牙在18世纪末就出现了商业化柑橘种植园。20世纪初,美国植物学家施永格在中国发现了宜昌橙等耐寒柑橘品种,将其引入美洲,用于改良品种。

《橘录》在欧、美、日均有流传。1923年,《橘录》英文版在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汉学杂志《通报》上发表,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为其撰写引言。世界柑橘业权威著作《柑橘产业》也多次引用《橘录》。

(1)概述宋代柑橘产销扩大的历史条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述中国柑橘品种和《橘录》在世界传播的影响。
2023-06-30更新 | 3271次组卷 | 18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