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宋朝祭祀南海神的歌辞:南溟浮天,旁通百蛮。风樯迅疾,琛舶来还。民商永赖,坐消寇奸。荐兹嘉觞,弭矣惊澜。

——摘自《宋史·卷一三六·乐志十一》

史料二   顺济王之威灵,南放于洞庭,北被于淮泗……以昭示王之神圣英烈不可不敬者如此。

——摘自《苏轼全集·文集·卷一二·顺济王庙新获石砮记》

(注:传说彭蠡湖(江西鄱阳湖)有神蛇,称“彭蠡小龙”,宋代诏封为“顺济王”,主要职能是保护长江行船安全)

史料三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的神灵系统中,水上世界的江河湖海自有其神灵体系并有相应规格的祭祀。北宋时,东海神本庙设于山东莱州,南宋时改在浙江明州设东海神本庙祭祀。南海神祭于广州,唐代已封为广利王,宋代四次加封,且开始在国家祭祀体系中把海神与天地宗庙神灵同列。宋代对长江三元水府神加封王爵,赋予保佑航行和祈降雨雪的使命,官民祭祀活动大为频繁。一些原本是地方的护佑神如江南西路的田相公信仰被长江航行者信奉,在浙江会稽县原本是孝女形象的曹娥被赋予保护运河航行职责。宋代新创诸多护佑航行的神灵信仰如浙江嵊县显应庙、杭州顺济庙等,最为著名的是妈祖(圣妃)信仰,由起于福建莆田的民间信仰,因福建商人的传播而扩及沿海各地,被纳入国家祀典,封号从“崇福夫人”到“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妃”,不断加封,成为海洋专神。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水上信仰的神灵体系及其新变》

(1)指出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研究宋代水上神灵信仰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水上神灵信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4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初,在四川地区设立茶场司,陕西秦州建立买马司,负责茶马贸易。后因榷茶和买马的业务迅速发展,遂将二者合并于成都,设茶马司,负责茶叶的征榷、运输、销售及买马事宜……北宋前期,马的货源比较充足,一匹马通常需用50公斤茶叶来换。后来茶叶价格下跌,一匹马的价值等同于125公斤的茶叶。在特殊时期,马匹短缺,单匹的价格可以兑换到500多公斤茶叶……吐蕃是当时贸易的主要参加者,其规模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产品则多为青藏高寒草原地区的牛、羊、兽皮、药材和其他农副土特产品。汉族地区的绸绢、布匹、陶器、食盐和其他手工业品以及农副土特产品也大量流入少数民族地区。甚至远在红海的阿拉伯人也积极参与进来。他们贩运印度、缅甸地区的犀牛角到中国,再将西藏、云南的香料、香药转运到国外,获取利益。

——摘编自马巍《宋代丝绸之路新特点》

根据材料,概括宋代茶马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影响。
2024-03-25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中国古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蒙古人重视商业,进而在元朝催生出一个完全不同于前代和后代的“斡脱”阶层。经学者考证, “斡脱”受蒙古统治阶层支持和控制,其资本往往来自蒙古诸王、驸马及后妃,其职能是充当外来客商和贵族的中间人,或者用贵族提供的资本从事放贷活动。这表明“斡脱”(       
A.放贷激化了社会矛盾B.具有政商合一的性质
C.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强化了“四等人制”
2024-03-24更新 | 127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3 新情境命题专练50题-【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开封的街道较为狭促,皇帝出行,因不再“禁街”,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严,随行的侍从和官员都“杂行道中”。面对日益加剧的“侵街”现象,北宋皇帝的出行仪仗队主动减少随行人员;不强行拆除关系到基本民生的违章建筑。这表明,宋代(     
A.传统礼制逐渐废弃B.专制皇权受到限制
C.城市管理渐趋宽松D.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2024-03-22更新 | 347次组卷 | 7卷引用:押新高考第4题 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嬗变与高峰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河北宣化下巴里 1号张世卿(辽)墓《备茶图》,壁画细致描绘了所用到的茶具,并展示了备茶的情景,一个老者左手托着黑色的茶盏,右手持茶匙拨动盏中的茶沫,另外一个人手里拿着黄色汤瓶为老者点茶,具备了宋代点茶法中的基本特征。该图说明(     

河北宣化下巴里 1号张世卿墓《备茶图》
A.宋朝农耕文明的优越性B.辽宋友好往来交融互鉴
C.文化交流利于人们生活D.辽地茶文化深受宋影响
2024-03-22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4 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福建三明·一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甘棠港,古代港口名,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之一,唐末王审知开辟,宋代逐渐走向衰落。对于甘棠港的具体位置,学界存在“长乐说”与“琅岐说”之争。

“琅岐说”

“长乐说”

据福州闽王祠中的《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描述甘棠港:“闽越之境,江海通津……途经巨浸,山号黄崎。”其中“巨浸”即“巨岛”之意,“黄崎”即琅岐岛,为闽江口最大的岛屿。

《闽王墓志》载:“王(审知)……碎巨石于洪波,化安流于碧海,敕号甘棠港。”说明碎石处在碧海中。这与黄岐澳情况相合,而金牌门在江中,不可能是碎石处。

王审知时任侍郎,《长乐王氏族谱》载:“刘山甫致祭连江琅岐港为甘棠港”。

刘山甫祈祭甘棠港在黄岐澳的棋山。棋山有黄岐寨,山下黄岐澳中原有黄岐岛(即黄岐山),这与《德政碑》的“途经巨浸,山号黄岐”相合。

赴琅岐实地勘察中发现,琅岐岛金牌门及其周边红褐色遗迹与相邻的灰色天然岩石截然不同。中科院物构所(福州)化验证实:褐红色岩粉曾经高温加热。据此推测:琅岐“金牌门”系王审知开辟甘棠港时在礁石上用树木燃烧形成高温,在雷雨的作用下崩裂后留下的历史遗迹。

闽江口褐红岩石很常见,金牌山顶炮台弹药库遗址距山脚高差百余米,石色同样褐红,可知金牌石褐红是本色。烧金牌开北港不成立。

——整合自欧潭生《唐末甘棠港究竟在何方》、林廉《甘棠港港址在长乐之辨析》

(1)根据材料,指出学者考证“甘棠港”位置所运用的史学研究方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针对“甘棠港”位置的史料考证与史学争论的作用。
2024-03-20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福建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朝政府对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奉行“不抑兼并”的政策,但对于“兼并之家”新兴地主、商人,不仅采取抑制政策,而且在抑制的广度和深度上均超过汉唐时期。据此可知,宋朝(     
A.租佃制成为农村的主要形式B.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C.注重稳定地主制经济的基础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2024-03-19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2 中国古代经济-【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元时期,市舶司是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当时搭载漳州器的商船必须到泉州市舶司领取公凭并经严格的审验才能出海。因此泉州港附近的各县,尤其是九龙江口的同安、厦门、漳浦、东山等地都是窑场密集分布的地区。这说明(     
A.宋元时期海禁政策较为严格B.商品生产的外向型特征明显
C.福建瓷器生产水平领先全国D.朝贡贸易是外贸的主要形式
2024-03-18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对其理解合理的是(       
地区商税数户数户均
北方3633392贯5676606640文
南方4114751贯10893868377文
全国7748143贯16570474467文
(注:商税数为熙宁十年额,户数为元丰初年额,两者统计时间接近。)
A.北方商人的社会地位更低B.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C.北方商业活动依然较为活跃D.全国商业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2024-03-16更新 | 547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04 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山东德州·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有学者提出中唐至宋“社会变化之巨,并不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变”的观点。某历史研究小组尝试通过研究,探寻史家得出这一结论的研究路径。

步骤一搜集中唐之前社会发展状况的

材料   史料一   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

——《汉书·食货志》

史料二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责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

——【宋】郑樵《通志》

史料三   诗人之赋丽(言辞华美、内容雅正)以则。

——【汉】扬雄《法言·吾子》

步骤二搜集中唐至宋社会发展状况的

材料   史料四   (宋太祖)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南宋】王明清《挥麈录·余话》

史料五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宋】郑樵《通志》

史料六   词自南唐以来,但有小令。慢曲当起于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耆卿失意市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一时动听,散播四方。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步骤三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1)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该学者的观点。
(2)研究小组若要进一步证明这一观点,还可以补充哪些材料?试举两例说明。
(3)上述活动涉及到哪些历史探究的方法?
2024-03-13更新 | 391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山东卷01)-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