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图片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下两图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B.南北经济差距的扩大
C.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D.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
2021-08-0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唐期间,漕运为东西方向,由东至西;唐宋期间,漕运变为东、西北方向,由东南向西北;元明清时期,漕运却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古代漕运空间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B.社会救济救助的需要
C.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动D.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1405年,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2.0时代的开端。促成这种转变的因素主要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B.明朝对外政策开明
C.航海技术的进步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1-07-19更新 | 901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隋唐大运河与元代大运河的对比图。从图中可知,元代把隋唐大运河从人字形改成了直线,这种改动反映了
A.政治中心转移B.航海造船技术进步
C.经济重心南移D.山东沿海经济崛起
5 . 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难,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又据庄绰的《鸡肋篇》载:“建炎之后,江浙湖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南方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社会环境影响人口分布
2021-05-01更新 | 323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单位百万)。据此可知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数占全国户数比例%人口数占全国户数比例%
西汉212.1998.697.9
唐朝39243.2514.956.8
北宋1122.562.9662.437.1

A.文景之治促进了人口快速增长B.藩镇割据造成人口急剧减少
C.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人口的变动D.人口分布反映经济重心南移
2021-04-20更新 | 289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南宋景德镇青白釉观音像,该像将北方的白瓷技术和南方的青瓷技术融于一体。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南宋景德镇青白釉观音像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南方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C.科技领先地位的确立D.人们审美观念上的变化
2021-04-0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核心猜题卷历史试题(新高考)
8 . 318年,晋元帝司马睿下令在徐、扬二州推广种麦,“所益甚大”;他还以入谷多少作为对州郡长吏考核评定等级的标准。这反映出当时南方地区
A.社会相对稳定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生产技术提高D.经济发展超越北方
9 . 据有关资料统计,元朝岁收粮赋中,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赋税制度的变革B.地方行政区划的改变
C.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
10 . 下表为不同文献对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的记述。据此可知,唐宋时期
A.经济重心的南移已完成B.江淮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长安出现严重物质匮乏D.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影响力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