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载,元仁宗命令大臣议定科举之法,并明确规定:   “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 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 朕所不取。”这表明(       
A.元朝沿用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B.德行不再是人才选拔的标准
C.士族阶层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D.统治者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宋时,苏辙出使辽国,发现其兄苏轼在当地如雷贯耳,诗词文章亦广为流传。之后,他在赠友人的诗中写道:“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这表明(       
A.宋辽实现文化习俗统一B.文学成为民族交流的载体
C.诗词成为当时文学主流D.苏轼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图是出土于河北邢台的宋代磁州窑瓷枕上的风俗画(       

图中的瓷绘反映了(       
A.市民生活丰富多样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市坊制度渐趋瓦解D.绘画风格写意抒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文人雅士常在驸马王诜私人府邸举行“西园雅集”,赋诗、题词;退休官员多参加“耆英会”“九老会”等聚会;汴京熟食店、杭城茶肆多为“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这些士人的交游活动
A.反映了官宦门阀之风犹盛B.植根于市民生活的发展
C.得益于人文化的社会氛围D.导致了朋党之争的兴起
2022-03-22更新 | 761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济宁海达行知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五代宋初画家卫贤绘制的《闸口盘车图》。画面左边画了磨坊的主体建筑,右侧画了酒楼。50多个人物活动穿插于图中,其中有磨坊的民工、正在关卡查点和饮酒作乐的官吏等。该作品
A.体现了文人画的特征B.说明宋代商业空前发展
C.受到主流思想的影响D.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2022-03-19更新 | 43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海达行知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科举制度在宋代有了重大的发展,宋太祖确立殿试制度,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使科举及第者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进一步摧毁考官和考生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针对唐科举门资取士的弊病,逐步取消资格限制,贯彻“取士不问家世”的原则。设置考试新章法,如考生搜身制、考官隔离制、试卷糊名、抄录制。科场文体从侧重“诗赋”代之以“经义”“策论”。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材料三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来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从材料的呈现方式上,分别指出材料一中①②③史料的类型,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宋朝商业发展的哪些史实。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制发展的表现。
(3)试从文化角度再举三例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7 . 唐代书法尚法,法度森严,筋骨强健,端庄凝重,雄秀劲媚。宋元两朝书法尚意,文人笔下跨越门类,流贯四溢……(如下图)。宋元两朝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的主观因素是(       
A.科举制度的完善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文轻武的政策D.程朱理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元至正五年(1345),由中书右丞相脱脱担任都总裁的《辽史》《宋史》《金史》三部史书纂修成书。在三史的修订中,摆脱了正统之争,采取平等对待三朝的原则。汉、蒙古、畏兀儿等多个民族的学者参与了编修。元朝史书编修
A.创新了编写体例B.消除了民族分歧
C.稳定了社会秩序D.助力了国家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宋元时期,文学艺术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繁荣景象,如宋代的词、话本、元杂剧、散曲等众多的文学表现形式。宋元文学艺术的繁荣
A.促进科学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B.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C.使文学艺术形式推广到全世界D.推动政府实行“重文轻武”国策
10 . 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体现了各历史时期的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逐步加剧,社会冲突和矛盾愈演愈烈,旧制度分崩离析,士阶层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的政治主张。随着士人队伍的壮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涌现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一大批思想家。战国时期,被称为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各种思想交错碰撞,相互批评,相互吸收,形成了为后世所称道的“百家争鸣”盛况,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写下了最为绚烂的一笔。

——摘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   唐是继先秦后又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黄金时期。文学艺术门类多样,有诗歌、散文、传记等,其它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都得到发展;政治文化、商业文化、外交文化都体现出不一样的胸怀,具有辉煌大气之美。文学艺术高度发达,诗歌类型多样、内容扩大,小说上产生了唐传奇,开拓了后世文学的道路;书法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这些榰书大家,他们所创立的书体成为后世汉字的主要形态——正楷。唐代各类文化艺术融江了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文化交融的成果,大胆吸收了周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摘编自百度文档

材料三   (宋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家学融汇了之朱子学的新儒学;文化方面,在古文复兴的同时,口语文学也兴盛起来;印刷术得到了空前发展而且发行的书籍不仅仅是儒家经典,还有历史书、请文集等。在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科学书籍的出版发行。从科技和文化看宋朝是“现代的拂晓时分”。

——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从科技和文化看宋朝是“现代的拂晓时分””的理解。
2022-01-04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