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会都、按议”,再申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据此可知,明初“三司”体制(     
A.提高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B.颠覆了传统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C.形成纵横交错的地方治理网络体系D.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双重影响
2024-04-18更新 | 344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湖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下面是某节历史课堂上学生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

秦始皇:“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唐太宗: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办理。

请回答:
(1)剧本所反映的秦朝和唐朝的中央官制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2)秦朝和唐朝中央官制的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3)唐、北宋、明朝是如何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的?
2024-04-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3 .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以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最终被哪位帝王废除?(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代内阁虽有“票拟”权,但面见皇帝的机会不多,故难以理解皇帝的旨意,票拟也往往不合圣意,于是便出现皇帝强制大学士再拟、三拟,甚至“留中不报”“径发中旨”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票拟权基本失效B.内阁的非正式性
C.内阁地位的下降D.君主专制的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突出体现了秦汉到明朝(     

时期

基层治理制度

基层组织

治理机制

秦汉到隋代

乡里制

什伍制

唐朝

邻保制

宋元

保甲制

里甲制

十家牌法

A.政府逐步加强百姓人身束缚B.基层治理制度的继承创新
C.设置基层组织直接管理民众D.重视民众自我管理和监督
2024-02-0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