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明修元史时,记载东北、西南各民族状况以及历史上中原王朝逐步将该地区纳入大一统政权之下的有关史事。清修明史,尤为重视考察在明朝时诸土司区、藏区、新疆和蒙古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这表明明清时期(     
A.史学研究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B.新的政权继承了前朝版图
C.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得到加强D.对边疆地区治理逐步强化
2 . 清朝一入北京就表明要沿袭明朝的政策、制度,称为“法明”。当时明朝政治上常用的制度法令汇编为《大明会典》,成为清廷设置一切制度措施的指南。这种做法说明(     
A.明清两朝建立初期情形类似B.明朝制度措施适应清朝实际
C.清廷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D.清朝照搬明朝文化进行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为清初成都城市景观修建情况表,如表反映清初成都城市景观修建(        
修建时间修建景观修建人
顺治十八年(1661年)成才文庙四川巡抚佟凤彩
康熙七年(1668年)捐修青羊宫三清殿四川巡抚张德地
康熙七年(1668年)修建了武侯祠的三绝碑亭、惠陵版坊四川巡抚张德地
康熙十年(1671年)杜甫草堂巡抚罗森、布政使司金携、按察使司宋可发、成都县令戴宏烈等,还有二寺僧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锦江书院按察使刘德芳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二仙庵按察使赵良壁
A.广泛调动了社会参与B.蕴含了政治社会意图
C.奠定了后世城市形态D.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
2023-04-20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在长城沿线的军镇辽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展开贸易。同时,明朝还通过贡赐、茶马贸易与西藏进行经济交流。由此可知(     
A.明朝为了获取优良战马开放马市B.明朝民族交融的方式以战争为主
C.经济互补是民族交流的重要原因D.游牧民族在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作为京师左臂的山西,士卒懈怠,关隘破败,最初边防多依赖大同镇。但在嘉靖十九年(1540年)后,蒙古军数次攻入山西抢掠,汾河沿岸城镇损失惨重,而作为山西屏藩的大同镇消极避战,坐视蒙古军抢掠,山西镇的边防建设遂提上日程。朝廷将山西镇最高军事长官由副总兵升为总兵,给予其财力、物力上的支持。具体而言,山西镇建设主要包括:加强雁门、宁武、偏关三关边枪兵和边墙及城堡的修建;招募士兵,增兵戍守,强化训练;等等。完成边防建设后的山西镇成为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明朝与蒙古互市贸易提供了重要保障。

——摘编自刘志刚(明嘉靖列万历初年间山西镇边防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嘉靖到万历年间山西镇边防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嘉靖到万历年间山西镇边防建设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