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据明代官方实录记载,永乐二十一年(1423)十二月,龙潭、忠峒、容美等土司“各遣人贡马,贺明年正旦”。正统六年(1441)四月,由于忠峒安抚司等土司未能在上年的圣节、冬至及当年的正旦向朝廷朝贡,招致朝廷“俱合问罪”。这些记载旨在(       
A.提升土司群体的政治地位B.优化对各民族地区的治理
C.凸显中央王朝的政治权威D.强化内陆边疆一体化策略
2 . 明修元史时,记载东北、西南各民族状况以及历史上中原王朝逐步将该地区纳入大一统政权之下的有关史事。清修明史,尤为重视考察在明朝时诸土司区、藏区、新疆和蒙古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这表明明清时期(     
A.史学研究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B.新的政权继承了前朝版图
C.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得到加强D.对边疆地区治理逐步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万历年间《贵州通志》记载:“自汉以来,(贵州)代多羁縻,未有若我国家收之幅员之内,一视之而树之屏者,……今日之黔,东则楚,西则滇,北则川,南则粤,是腹心而喉咽也。……帝王何乐与远夷区区争一顺逆者?可以长思矣。”据此可知,明初贵州建省意在(     
A.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B.消除西南地区割据势力
C.构建西南边疆防御体系D.适时调整基层治理手段
2023-11-17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记载,明代,只有在中央政府给予土司爵位与名号后,土司才可能“易为统摄,奔走唯命”,如果调遣繁多,土司仍然会“恃功怙过,侵扰益深”,甚至还会割据一方,如川黔地区的土司奢崇明、安邦彦等都曾发动过大规模叛乱。这可以说明明代土司(     
A.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能够协助皇帝管理边疆
C.是动乱频发的根源D.政治权益得到朝廷保护
2023-07-1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屯田考》记载:“(洪武)二十九年,广西布政使言,新设南丹等卫,岁用军饷二十余万,有所征不能供,帝命置屯田,俾军士耕种。”此后,明朝在北部边境设立“九边重镇”进行军屯。据此可知,明朝政府(       
A.积极促进边疆的经济开发B.采取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C.努力应对频发的边患危机D.屯田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史·土司传》记载说,土司“必假我爵禄,宠之以名号,乃易为统摄,故奔走唯命”,若朝廷调遣繁多,则“急而生变,恃功怙过,侵扰益深”。这(     
A.为边疆动乱埋下了隐患B.体现了明朝阶级矛盾尖锐
C.说明土司由明政府册封D.有利于强化对边疆的治理
2023-04-16更新 | 32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史》载“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周,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这一记载所描述的场景出现于(     
A.长城沿线B.西南边陲C.东南沿海D.长江沿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成祖永乐十年(1412年),“敕边将治濠垣,自长安岭(今宣化东北约一百四十里)迤西,至洗马林(今河北万全西),皆筑石垣,深濠堑,以固防御”。明万历《宣府镇志》记载:“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关于明长城,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范突厥骑兵袭扰中原而建B.苜蓿葡萄通过互市开始传入中原
C.发挥军事防御与商旅通道功能D.其线路与草原丝绸之路基本一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