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所示,明初朱元璋分封诸王时,宗藩分布于全国各处战略要地。明中后期,藩王则主要就封于物产丰富的河南与湖广地区。据统计,有明一代就藩的50位亲王中,12位在河南,19位在湖广。这反映了明代(     

             明代初年藩王分封示意图

A.分封宗藩的目的有所调整B.统治中心的变化
C.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D.君主专制的强化
2 . 明代长城区域在1368—1449年是以发展农耕经济为基本内容的屯田生产型文化带,1449—1571年演变成以农牧战争消耗为主的军事消费型文化带,1571—1644年演变为以民族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马市交换型文化带。这表明明代(     
A.北方民族关系发生变化B.边患问题始终影响政府的决策
C.朝贡贸易一直比较发达D.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程度加深
3 . 下列所示为中国古代西藏地区的形势图,按其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代初期为了在藏区推行各政治、经济制度,借鉴元对藏区的统治经验,分别设置了河州卫、朵甘卫、乌思藏卫,后升级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和“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官员均由当地政教首领担任,但归中央政府任命。这一做法(     
A.强化了朝廷对西藏地区的管理B.重在承继元朝的行政管理体制
C.表明明代卫所制度的普遍确立D.为国家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时间事件后续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明初沿袭
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荷兰人占领澎湖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B.加强了对台湾诸岛的管辖
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是明长城示意图“终明之世,边防甚垂,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防御。”明朝长城修建之初主要的防御对象是
A.匈奴B.倭寇C.蒙古族D.女真族
2021-11-27更新 | 239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在赫图阿拉城北门东南的一处较高土台上,建有汗王殿。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此地正在举行登基庆典,建立大金国。”此时,坐在汗王宝座上的是
A.完颜阿骨打B.皇太极C.努尔哈赤D.康熙帝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以下关于明朝对西藏地区管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政府设置奴儿干都司
②设行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民
③任用藏族上层人士管理
④设置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0 . 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017-12-24更新 | 709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