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卫所是明代常备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城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下图为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有可能是图中的(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3-09-06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12·纲要上第12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其集中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明代卫所的分布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A.有利于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B.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C.构建起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D.确保了政权的长治久安
2023-02-06更新 | 22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观察下面地图,根据所学知识推知该地图应该是(     

   

A.唐朝形势图B.元朝疆域图C.明朝形势图D.清朝疆域图
2023-05-29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依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成祖迁都做出合理解释。

(2)提取图 2 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后金)迁都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河北·模拟预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长城”的称呼不同。战国时期称为堑;汉代和唐代称为塞;金代称为界壕;明代则称为边墙。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指出,“在建设范围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

长城是一个关、城一体的综合体系,它承担着防御功能、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使命,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摘编自赵琛《为何说“长城两边皆故乡”?》等

历史事实和现实取向决定了对长城的价值判断,而从其兴建、功用、变迁和遗存等不同角度考查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请从上述文字材料和图片中提取论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
2023-05-13更新 | 567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6 . 下图为中国某个朝代的形势图。据图判断,该朝代是(       
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
7 . 中国古代历朝都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明朝疆域图   
①设都司、卫、所,加强对女真等族的管理
②重新修筑长城,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掠扰
③敕封西藏僧俗领袖,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
④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 . 阅读下图,该图可以说明明朝政治形势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西方殖民者侵略的侵略
C.北方势力威胁明朝统治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加强
9 . 明朝注重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针对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于明代的管理政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明朝形势图(1433年)
A.在①地设奴儿干都司,管理蒙古各部B.册封②地首领,与其订立和议
C.在③地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D.在④地设宣政院管理军政事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此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据图可知,迁都(     
A.根本目的是抵抗蒙古人B.巩固了边防和国家统一
C.开创了建都北京的先例D.解决了明朝的边疆危机
2023-04-12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