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细节中的历史趋势】
以下是17世纪后期中外历史的部分大事记:

1588年英西海战爆发,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24年荷兰窃据台湾。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

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刊行,总结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农业技术。

1640年李自成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1640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1年徐弘祖卒,其著作《徐霞客游记》影响深远。李自成入洛阳,杀福王朱常洵。

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定都北京。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根据以上大事记,指出当时中外历史的两条发展趋势,并用其它史实予以说明。
(要求:所写趋势应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运用史实准确充分,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是《清朝前期外交体制示意图》。据图可知,清朝(     
A.天朝上国观念影响对外交往B.固守闭关锁国政策应对外来威胁
C.外交主权下移威胁封建体制D.主动调整外交体制适应形势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康乾时期,华夷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该变化主要表明(       
A.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B.清朝疆域得到了开拓和巩固
C.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D.世界局势影响传统文化观念
2023-05-29更新 | 1009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