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工商业发展B.保护农耕经济
C.维护封建统治D.防范“外夷”入侵
2021-05-24更新 | 1151次组卷 | 60卷引用:广西百色市平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2020-04-24更新 | 917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反清复明是中国境内一系列反抗清朝满族贵族统治而要求恢复明朝的运动。其中有在台湾的延平王的反清复明行动,还有三藩之乱时吴三桂打出的反清复明旗号。“反清复明”这一口号,几乎贯穿整个清王朝统治时期,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所之少见。这说明
A.反清人士对清朝统一缺乏认同感B.清朝并未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反清复明的根本原因是清朝专制D.各地人民渴望实现国家统一
4 .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州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促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20-12-29更新 | 741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顺治十七年康熙元年和十七年三次下达“迁界令”,强迫从山东到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30-50里不等,渔船商船——律禁止出海。这一做法
A.打击了沿海的抗清斗争B.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C.宣告了朝贡贸易的破产D.阻止了西方经济的侵略
6 . 1684年,清廷户部设江海关(驻松江)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粤海关(广州),监管货物出入和收取关税。此外,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
A.政府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B.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
C.政府突破朝贡贸易体系D.外贸繁荣促使政府对外开放
2021-03-19更新 | 325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7 . 读下表,表中呈现的变化说明了
项目1685年—1757年1758年—1838年
欧美到达中国的商船312艘5107艘
中国开放的口岸4个1个

A.中国扩展了对外贸易B.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动
C.欧美海上航运业发达D.中国仍坚守固有的经济政策
8 . 18世纪末,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使团带来许多有意向中国显示英国科技发达、武力强盛的礼品,乾隆皇帝不仅没看出来,反而认为英使在礼品单上自称“钦差”不妥,降旨要其改为公差,以符天朝体例。这表明当时
A.中英两国利益冲突加剧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英国经济实力超过中国D.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外交
2021-01-07更新 | 265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这种做法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B.长期保护了国家独立和安全
C.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D.是宋元以来对外政策的延续
2021-04-15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立德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历史试题
10 .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全世界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认为“大帝国……被打垮”的主要原因是(   
A.愚昧自大,故步自封,闭关锁国B.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C.增设军机处,强化君主专制D.自给自足,重农抑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