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南京条约》及附件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     
A.割占香港岛B.片面最惠国待遇C.五口通商D.赔款2100万银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瓜分危机加速了这场运动的到来,……1894年的那场大败更“成中国之巨祸”,无可否认地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才可拯救中国。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激进的改革”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的历史动因。
2022-01-17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从1840年开始,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践踏中国的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43年、1844年、1845年中国各商埠刚开放时,英国兴奋若狂。设菲尔德的一家有名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刀叉,并声称它准备把刀叉供给全中国。但中国人不懂得刀叉的用途,而是用筷子扒饭。他们对这些器物连看也不看。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何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马关条约》

材料三   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励)

——《辛丑条约》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人为何对中国开放商埠“兴奋若狂”请举两个材料一中所谓的“中国商埠”。
结合所学知识,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奇怪的结局”,英国当时发动了什么战争?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对英国改变“奇怪的结局”有帮助吗?为什么?
2019-11-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108
4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中国的闭关锁国
2019-07-08更新 | 1698次组卷 | 117卷引用:高中历史107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39年12月,林则徐写了一封信让人转交给英国女王。信中写道“贵国王历次进表文云:凡本国人到中国贸易,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平恩待…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接到此文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该信
A.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B.反映鸦片战争前的传统观念
C.体现了林则徐“睁眼看世界”
D.说明当时英国女王掌握实权
6 . 1840年7月2日,当英军舰队开到定海海面布下阵势时,当地水师总兵还以为是被海风吹来的外国船只,最后竟然是临时“雇民船十余为军艇,借米肆口袋为战篷”。这说明鸦片战争清军失利的直接原因是
A.“天朝上国”的观念
B.情报体制缺失
C.清军缺乏战斗意志
D.英军船坚炮利
2019-03-23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025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