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1760-1833年英国对华贸易统计(单位:两)。这可用于解释(     
时间输出输入逆差
1760年470000970000500000
1833年733000099500002620000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中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C.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D.英国社会生产力的落后
2 . 1816年,英国政府派遣阿美士德使团通过实地考察侦察并收集了中国沿海和内陆的岸防、地理、水文、气象和清军布防及实力的情报。其间,清政府不少地方官员为迎合嘉庆帝彰显“国威”的旨意,主动满足使团四处参观考察的要求。这些现象可说明(     
①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②清朝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③清廷上下国家安全意识淡薄       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根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中最大的怡和行经营者伍秉鉴拥有资产超过2600万两白银,约为当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怡和行巨额投资美国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等现代金融项目,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据此可知,当时(     
A.私商可以进行大规模外贸B.中国掌握对外贸易主动权
C.民间仍有了解世界的渠道D.地方经济势力与外部勾结
4 . 连外国人也对虎门销烟的壮举不得不表示叹服:“我们已把硝烟过程的每一部分都反复查看过了,他们在整个工作中那种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我不能设想还有什么别的能执行得比这项工作更为忠实了。”材料说明(     
A.中国政府查禁鸦片的决心B.中国民众欢呼销烟使命的最终完成
C.鸦片贩慑于民众的压力不得不收敛D.当时情形下有极大地可能禁绝鸦片
2023-10-25更新 | 641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文学作品在15世纪到17世纪的创作中,中国人物形象是正面的。1599年,理查德发表了《航海全书》,对中国的税收、政府机构、农业经济等进行了介绍,还对科举制度进行全面阐述研究。1657年,威廉·坦普尔创作《论英雄的美德》,重点介绍了孔子及其思想,将孔子的哲人形象在西方进行宣传,使孔子在西方成为大众人物。17世纪后,中国的茶叶和丝绸、瓷器等传入英国,英国兴起了中国风,英国的普通建筑也采用中国园林建筑的样式进行构建。到了18世纪,依然有格尔斯密的《世界公民》表述了对中国文明的赞扬,称赞中国有非常完善的道德和法律制度。

——摘编自王爽《近代英美文学作品的中国形象变迁》

材料二   1795年,斯当东出版了《英使谒见乾隆记》。他以马嘎尔尼使团在华经历为“根据”,向欧洲展示了一个“几百年或上千年都没有进步”的“泥足巨人”的形象。中国“商人欺骗,农民偷盗,官吏敲诈勒索他人钱财”,“他们禁闭妇女、残杀婴儿、残酷、胆怯、肮脏,对技术与科学一窍不通”。

1873年,沙俄政客巴枯宁首次提到“黄祸论”,他相信反基督势力必将从亚洲出现,宣称中国是“来自东方的巨大危险”。1895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开始在公开场合提出“黄祸”说法,认为“一旦千百万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时,将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和毁灭”。在“黄祸”声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排华浪潮。

——整理自马建标《冷观近代西方“黄祸论”》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欧洲“中国热”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在西方的形象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6 .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指出,在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驻印度海军来华军舰增多,这是为了武装走私鸦片。此种认识(     
A.清楚地认识到英国的国家诉求B.基于“天朝上国”的思维方法
C.使清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防范D.是“开眼看世界”的正确选择
2023-03-03更新 | 523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结束后,道光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兵部尚书沈兆认为:“只要等到11月,洋人战舰就会在海河上被冻住,到时我军必胜”;山西道御史朱潮上奏说:“派水性好者,携带锥子,钻到水下凿沉夷船”。由此可见,当时清朝统治阶级高层(     
A.抗争与革新B.妥协与退让C.自强与排外D.封闭与愚昧
8 . 鸦片战争爆发后,由于沿海各省清军不敷调用,清政府从内地各省抽调兵丁5.1万人增援沿海,下表所示为部分省区的抽调兵力数据。据此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是(     
A.军队战斗力低下B.军事体制的落后
C.军队增援不及时D.清政府兵力不足
9 . 下表反映了英国东印度公司运销的中国茶叶在广州出口茶叶总量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英国东印度公司(     

时间

1770年

1780年

1790年

19世纪初

所占比重

33%

54%

74%

80%

A.逐渐控制中国茶叶出口B.推动了中国茶叶商品化
C.垄断了茶叶的国际市场D.依靠茶叶得到迅速壮大
10 . 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获取战争赔款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控制中国海关
2022-12-04更新 | 718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