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76年,李鸿章筹办开平矿务局,刊发《开平矿务局章程》,章程中指出“拟集资八十万两,分作八千股,每股津平足纹一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1878年,开平矿务局正式成立,该局产煤供应轮船招商局和天津机器局,也大量在市场上销售,获利甚厚。可以得出,开平矿务局(     
①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典范②说明了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意图
③官督商办并采用新的商业经营方式④表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戊戌维新运动在江淮大地兴起到辛亥革命胜利,安徽政论报刊都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

甲午中日战争后,《皖报》以“开风气,拓见闻,联官民,达中外”为创办宗旨,大体上以发表政论、普及新学和传播新闻为主。

辛亥革命前夕,《安徽俗话报》发表了陈独秀的《亡国篇》《说国家》,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原来是一国人所公有的国,并不是皇帝一人所私有的国”。《安徽白话报》在《演说》栏目中讽刺象征清王朝专制统治的辫子为“猪尾巴”,并强烈谴责帝国主义列强侵夺中国主权的行径。

辛亥革命后,《安徽公报》主要刊载法令、法律等官方文件,如《临时大总统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同年出版的《均报》还树立了革命旗帜。

此后,随着袁世凯实行舆论控制,这些带有革命色彩的进步报刊纷纷停办。但是,报刊浸润宣传的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最终汇成推翻洪宪帝制的革命浪潮。

——摘编自王玉洁《辛亥革命前后安徽政论报刊舆论宣传转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甲午中日战争至辛亥革命胜利期间安徽政论报刊发展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1-26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以下摘录自1883年光绪帝给广西巡抚的奏折朱批内容。其内容反映了晚清时期(     
保护刘永福自属正论。至红江通商,以北岸全归中国, 亦中肯綮。法越订约久矣,越虽称藩,实同自主。中国以安边为重,不肯轻起衅端也。
①西南边疆遭遇危机                                      ②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③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④国家积极开拓疆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1-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三大历史事件中寻找“同类项”,你的选择是(     
A.民族危亡B.探索出路C.资产阶级D.民主政治
2024-01-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当清政府暂时处于相对“稳定”局面,一种声音逐渐汇集,“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似当委屈周旋,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他们推动的一场历时三十年的自救运动(     
A.终结了自然经济B.开启早期现代化
C.推翻了清朝统治D.实现了富国强兵
2024-01-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这位历史人物是(     
时间1852—1864年1866年1875年1877年
事件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起义在福州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造船厂被清政府任命为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A.林则徐B.左宗棠C.冯子材D.邓世昌
2024-01-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洋务学堂简况表,对下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时间数量(所)地点
外语学校1862—18643北京、上海、广州
军事学校1874—18949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技术学校1867—189616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①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
②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③洋务学堂都分布在沿海的通商口岸
④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如图为某学生所搜集的有关近代中国的部分资料。据此判断,其关注的主题应是(     
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
曾国藩《筹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奏折
梁启超《论变法》
义和团传单《关公圣帝群降坛曰》
A.民主思想的传播B.农民运动的发展
C.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D.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
2024-01-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京师同文馆曾翻译一则外国电讯: “(1883年12月29日)法京巴黎新闻纸内,议者催逼法军占据琼州、台湾、舟山三岛,以为将来赔补军需之用。”这反映出(     
A.英法联军企图扩大战争规模B.中国知识界开始开眼看世界
C.列强在瓜分中国时存在矛盾D.舆论有可能影响战争的进程
2024-01-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895年5月10日,《申报》在刊文中指出,“日本虽区区岛国,然自维新以后,发愤自雄,欲为亚洲至强之国”,提出“中国若能惩前毖后,时时以创世痛深为念,外结强邻,内固邦本,庶可自立于不败之地”。这表明(     
A.不平等条约遭到强烈反对B.报刊主导着社会舆论走向
C.国人对战局失利进行反思D.变法革新已成为各界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