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1871年,琉球漂流民在台湾被杀事件发生后,日本加快了吞并琉球的步伐,一方面将琉球国改为琉球藩;另一方面与中方签订《北京条约》,为其吞并琉球布局。这表明,当时中国(     
A.东南边疆危机显现B.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宗藩关系面临挑战D.台湾省国防地位提升
2024-05-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学家邓嗣禹在谈到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军事上的失利代表着中国已经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性。这也奠定了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向外委曲求全,向内必然是压榨人民。苛捐杂税的收取不得不逼着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下列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B.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C.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与维新变法运动
2023-12-15更新 | 433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4月份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材料   清代新疆屯田主要有兵屯、民屯两种,另外还有回屯、旗屯、犯屯等不同类型。兵屯,主要由绿营兵从事屯种。民屯,又叫户屯,官府在陕甘地区招募贫苦农民,提供车辆、口粮,并有计划地组织迁移,到达新疆后还借给其口粮、住房以及土地、籽种和牛具。以八旗闲散兵丁为劳动力的屯田形式,即是“旗屯”。犯屯的劳动者由各地押解到新疆的各类犯人组成。“回屯”是政府将居住在天山南路的部分维吾尔族农户移到天山北路伊犁盆地进行屯垦。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为屯田的初始阶段,多直接服务军事行动,时断时续,全部属于兵屯。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六十年(1795年)为兴盛阶段,该阶段民屯、回屯、旗屯、犯屯渐以推广,尤其是民屯。从嘉庆元年(1796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为艰难维持时期,嘉庆末道光初,南疆发生了大规模的张格尔之乱,通过勘定叛乱,道光帝觉得“屯田一事,实为安边便民,足食足兵之良法”,深刻认识到屯田的重要性,大量招募内地民户屯田新疆。从同治三年1864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为复兴阶段。1887年,首任甘肃新疆巡抚刘锦堂对旧有之屯田制度进行了变革。

——摘编自李新伟《清代的新疆屯田》等资料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概括康乾时期和晚清在新疆屯田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在新疆屯田的作用。
2023-12-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洋务自强运动期间,慈禧太后虚应故事地支持李鸿章的现代化计划,并允许反对势力攻击李鸿章也不加惩处。同时还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容许甚至怂恿保守派的“清议”来牵制进步人士。这在本质上反映了慈禧太后(     
A.猜忌汉族官员B.加强官员监督C.不思改变危机D.抵制洋务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俄战争期间,无数的中国老百姓惨遭日俄军队的杀害,还有很多青壮年被迫参加战争,成为了炮灰。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在日俄战争中,中国平民死亡了2万多人,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但当时清朝政府居然以“日俄均为大清友邦”为由,宣布中立,这一举动可谓是匪夷所思。这反映了清政府(     
A.国力衰弱腐败无能B.固守天朝上国传统观念
C.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D.坚持“中外友好”外交思想
2023-12-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金田起义后,曾国藩以募兵制创建湘军,先设将,“营官由统领挑选,哨弁由营官挑选,什长由哨弁挑选,弁丁由什长挑选”,由将招兵、训兵、领兵,兵有定属,各级将领以三纲五常教育士兵。曾国藩还通过船山学院、岳麓书院和新设的武馆来培训将官。这(     
A.加速了清军建制的近代化转型B.促进了经世致用思潮的传播
C.强化了军队内部人身依附关系D.造成了晚清中央集权的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清朝传统的漕运制度下,江广三省(江西、湖南、湖北)运道最远,旗丁运漕须先涉长江,再由仪征进入运河北上,致使漕运成本颇为昂贵,且难核算。咸同年间,漕粮折银和借助轮船招商局进行采买,并由海道运津交仓,逐渐成为江广漕运的主流。这一变化(     
A.推动了晚清河运业的发展B.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主张
C.彰显了晚清漕务的近代化D.导致官府与民争利现象严重
2023-11-26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世纪80年代,福州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大清气运未曾倾,闽省缘何出佞臣?船政有心私法国,制台素性爱夷人。贪心巡抚图自己,舍命将军感鬼神。可笑钦差无用辈,空悬圣诏误朝廷。”上述童谣反映了(     
A.知识分子对封建制度的不满B.民众对西方文明的抵制
C.清政府忧患意识的逐渐增强D.时人对边疆问题的关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发表了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琅威理做出这一断言的主要依据是(     
A.英国对日本缺乏全面认知B.中央集权有利于战争的胜利
C.中国近代化取得较大成效D.中国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2023-11-20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74年,日本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之议随之兴起。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据此可知(     
A.晚清海防建设旨在防范倭寇B.清廷确立起近代海洋观念
C.洋务运动增强了清朝海防力量D.清政府顽强抵抗列强侵略
2023-11-2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