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19世纪60年代后,烟台的外贸经济迅速繁荣,一时成为“北方的贸易中心”。20世纪初,由烟台进出口货物多改为从威海出入,威海“一时商业骤盛,市面顿呈生气”;与此同时,青岛也迅速崛起,逐渐取代了烟台的贸易中心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廷经济政策的调整B.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关税主权的部分恢复
2 . 光绪十六年(1890年)3月31日,中英正式签订了《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规定:“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与各通商口岸无异”:“英商自宜昌至重庆往来运货,或雇佣华船,或自备华式之船,均听其便”:“一俟有中国轮船贩运货物往来重庆时,亦准英国轮船一体驶往该口”。据此可以推断(       
A.英国商船可自由出入重庆B.英国利用重庆打开了西部市场
C.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D.英国在重庆初步取得了开埠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统计,在1865—1894年中国设立的商办工业企业中,缫丝企业达97家,占总数的69.78%;其资本数达372.4万两,占总数的81.90%。该现象表明中国近代企业的突出特点是(       
A.依赖传统的技术求发展B.主要服务于出口需要
C.在与列强竞争中求生存D.投资具有一定盲目性
2024-03-07更新 | 38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世纪50年代,为平定叛乱,清廷再次沿用了曾在平叛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团练制度,由士绅领导的团练逐渐转变成地方政府的正式机构,开始介入征收赋税、维护治安与公共建设等多个领域。1860年以后,清廷不再放手鼓励地方团练,但团练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这表明,团练制度(     
A.推动了新阶级力量崛起B.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
C.冲击了清朝的中央集权D.导致地方自治运动由此启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95年4月底,《申报》刊文“谋富谋强议战议守,朝野上下,费尽数十年之心血,耗尽数亿万之赀财,及(中日)两国交绥,而文臣噤口而不能言,武臣束手而无所用……苟非振刷精神,一洗旧习,恐再阅数十百载,亦不能收富强之效,得战守之功矣”。该文旨在(     
A.强调师夷长技的必要B.反思洋务运动的举措
C.宣扬反清革命的思想D.拥护维新变法的诏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860年以后,湘、淮集团的首脑人物担任了战区各省的督、抚大员。他们重组地方政权,将辖区内布政使、按察使两司降为督抚属官,由其部将担任。这一变化表明清朝(       
A.选官制度发生变革B.内忧外患局势缓和
C.中央权力逐渐下移D.大力推进洋务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94 年7月 24 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说:“日本取得最初胜利并非没有理由,但是如果中国动真的,日本最终会为其最初胜利付出高昂代价。”这可从侧面证明(     
A.英国舆论客观评价战争形势B.中国能获得更多的国际援助
C.英国反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D.中国综合国力具有相对优势
2024-01-21更新 | 41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体西用”改变了部分中国人认为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的观念,使他们开始重视西方科技的引进,同治光绪年间大量“有用”之西书被翻译、引入。据此可知,“中体西用”(     
A.践行了魏源“制夷”思想B.开始打破华夏中心观念
C.促进了中国文化的革新D.迎合了西方的文化侵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助捐”是清政府要求洋务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无偿捐款。下表是轮船招商局的部分“助捐”情况。这些“助捐”(     
时间助捐项目金额
1878年县捐18 000 余两白银
1879年筹防捐15 000 余两白银
1890 年江浙县捐20 000 两白银
A.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B.有利于激发人们的投资热情
C.反映了洋务派热心公益D.体现了洋务企业的社会担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光绪七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当时有人说:“自长江轮船畅行,平时江船生意大半为其所夺。所用水手,大抵皆广东宁波上海之人,而非湖广、江、皖平日操舟之辈”。这表明(       
A.洋务运动制约民族工业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冲击传统航运
C.劳动力素养应适应科技发展D.招商局改变了地域经济格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